华声在线7月25日讯(通讯员 邓鑫璐 孙萍 彭展)7月21日傍晚,李刚下班刚到家,得知岳阳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并伴有雷电,一边立即联系施工单位,一边自驾往20多公里外的新区现场赶。冒着大雨,李刚和施工人员将现场未填装完的1.68吨五氧化二钒催化剂转运到仓库,直至翌日零时才回家。
李刚今年35岁,共产党员,是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部己内酰胺分部硫酸装置组长,负责新区硫酸装置设计优化、施工建设、现场作业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
参与项目建设两年多来,李刚坚持“建(设)、管(理)、(使)用一体化”原则,传承在老区硫酸装置10年工作的经验,比选装置设计“最优解”,优化多项材料、设备与管线布局,累计加班约2500小时,携手全体参建人员顺利完成两个生产单元、11个生产工段、230台设备的建设。
防腐蚀是硫酸装置建设的关键。项目设计初期,针对老区装置酸雾器对烟气中的酸雾处理效果不佳,设备防腐蚀工作难度大的情形,李刚考察多家大规模硫酸装置,反复与设计单位和专家沟通,通过多项材料对比,最终采用可捕获微米级颗粒的玻璃纤维除雾器,确保新区装置的酸雾处理效果。
基础设计审查阶段,考虑到两条副产33万吨硫磺制酸生产线能耗高、投资大,李刚经测算、论证,提出将两条生产线改造为一条66万吨年产能的硫磺制酸装置,并配套设计余热回收工段的建议,获得公司采纳。改造后的装置不但能利用反应的热能产生低压蒸汽,还大幅降低循环水用量,实现降本增效。
项目建设高峰期,面对12家施工单位人员同时作业的局面,李刚坚持严字当头,狠抓承包商和直接作业管理。他督促所有施工队伍每周一早晨开例会,明确作业界限范围,协调作业时间,在现场板房看板公布施工计划,避免施工界面交叉作业。
“心里没底就要多跑现场,发现问题和施工方和监理单位及时沟通,逐项监督、检查、验收,心里才踏实一些。”李刚在看板上划分一个区域,专门记录施工中发现的问题,注明整改时间和责任人,确保闭环管理。
今年3月,硫酸装置配管后期,李刚带领4名班长着手“三查四定”工作。他们在装置现场针对设计漏项、工程质量隐患进行排查统计,对现场阀门安装、螺栓固定、流程比对、梯子平台等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逐一核对,将排查出的问题和后期需求一一汇总,制定“三查四定”问题清单。
随后,李刚又马不停蹄做细做实整改工作,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逐项对接,明确整改方案、责任单位及整改期限,形成每周汇总、清项的工作模式,159项中交尾项、564项“三查四定”问题全部整改,新区硫酸装置5月30日顺利中交。
新硫酸装置进入试生产准备阶段以来,李刚牵头编制完成生产技术资料和试车方案等,并利用班员副班来新区学习的时间,为大家讲工艺原理、装置流程,到现场实地教学,助力10名班员通过新区上岗考试。酷暑时节,他的工装总是被汗水浸湿。
心系新装置,只争朝夕忙。当前,己内酰胺搬迁项目进入冲刺全面建成投产阶段,李刚和同事们都卯足了干劲,每天都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我们要珍惜参与大项目建设历练的机会,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在职业生涯中留下珍贵的印记。”李刚表示。
一审:张娟玲,二审:秦郁欣,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企业家沙龙江浙沪企业专场
- 聚焦现代石化产业,岳阳“引才专列”首次开进兰州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数智岳阳楼”惊艳亮相
- 岳阳市打造高水平“洞庭粮仓” 高质量推进全年728.5万亩粮食播种任务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文明机关
- 整治基层“微腐败” 提升群众“满意度”——岳阳楼区向群众身边风腐问题出招亮剑纪实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