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湖南石化

>

正文
湖南石化一线倒班员工曾北岳:28年“坚持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
发布时间:2025-01-14 09:05:1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彭展

彭展

1月13日,星期一。一大早,曾北岳从家中步行来到岳阳市中心血站采血点,捐献2025年首次300毫升成分血(血小板)。这也是他在岳阳的第253次无偿献血。

1736816595186237.jpg

图为1月13日,湖南石化志愿者曾北岳在岳阳市中心血站采血点捐献2025年首次300毫升成分血(血小板)。

“去年一共献了20次血小板,40个治疗量。因为365天内献血小板不能超过40个治疗量,所以今年第一次献小板的时间是1月13日。”曾北岳说,“昨天下晚班,好好休息了一天,朋友请我吃大餐也没去,怕油脂高影响血液质量。”

曾北岳今年46岁,是中石化湖南石化公司橡胶部SIS(热塑橡胶)装置前岗一班精制岗位倒班操作工,党龄26年。

曾北岳1997年至2002年在北京当兵时,所在的连队前身是“张思德警卫班”。受张思德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曾北岳默默地将“为人民服务做公益”奉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1997年12月,曾北岳在部队第一次无偿捐献400毫升全血。

从那以后,曾北岳开始献血。1998年,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曾北岳坚持连续献全血15年。2013年7月,他得知献血小板的人数较少,而捐献血小板间隔时间较短,于是,他改献血小板,献血频次从一年两次增加到每月两次。

至今,曾北岳已连续28年坚持无偿献血,总量达15.76万毫升,相当于32个成年人体内血量的总和。

多年来,曾北岳只要接到血站的求助电话,他总是抽时间到血站献血。每次献血,曾北岳都身穿“石化蓝”工装,胸前佩戴一枚党员徽章。

作为一名资深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曾北岳注重劳逸结合,深知饮食情况对血液质量影响很大,一直坚持有规律饮食,形成饭菜清淡的“养血”习惯。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抗疫期间,曾北岳既坚守岗位做了大量工作,还参与所在小区的防疫志愿行动。虽然工作很忙很累,但他依然“为爱逆行献热血”,全年先后24次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

同年6月27日,曾北岳还利用工作间隙,自费坐高铁到长沙,第一次在湘雅附二医院无偿捐献两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并凭献血证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进行互助登记。

“当时我小学同学的母亲突发重症胰腺炎,生命垂危,在省人民医院做手术急需大量血液。由于疫情期间长沙严重缺血,有规定凡病人用血,其亲属必须先献血。可惜我同学全家没有一个达到可献血的条件。情急之中,他向我提出互助献血。”曾北岳说。

“我不想让家人担心,就找了个要外出学习的理由,一早坐高铁到长沙,上午献完血后直接回单位休息几个小时,然后上晚班,既完成了互助任务,又没有耽误工作。”曾北岳笑着说。

1736816648816031.jpg

2023年1月24日,大年初三。曾北岳在乡下老家陪父母过春节,突然接到岳阳市中心血站的求助电话:医疗用血严重告急!他当即搭乘客车赶路115公里回市区,捐献400毫升成分血。

有些亲朋好友担心曾北岳献血频次高影响身体。他就坚持锻炼、强身健体,回应大家的关爱。“我用亲身经历打破大家对献血的误解,既让自己拥有了健康,又能救助更多人的生命。”

“一人献血百次,不如百人献血一次。”曾北岳既是无偿献血志愿者,也是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他不仅自己献血助人,还加入无偿献血服务大队,经常现身说法,积极向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宣讲无偿献血的好处,带动200多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

曾北岳热爱跑步,多次参加马拉松赛事。2021年底,为了进一步扩大无偿献血的影响,经中国红十字会批准,他牵头在岳阳地区成立“热血跑团”,带动跑团成员“为爱奔跑”,让跑步运动更有意义。

“每天我都会用一点时间到各个跑友群里面进行无偿献血方面的科普。”曾北岳说,“现在,我们‘热血跑团’有70名跑友,都是无偿献血志愿者,每次跑步大约10公里。大家坚持跑步,努力保持精神饱满的良好状态,做到本职工作和志愿服务两不误,很有意义。”

“休息时间做公益,工作时间必须全身心投入。”公益达人曾北岳,干工作兢兢业业,在平凡岗位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022年6月,因装置改造升级,曾北岳从聚丙烯装置后处理线包装岗位转到SIS装置。面对全新的环境和工作内容,他迎难而上,从零起步虚心学习,在新岗位上不断进步,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在精制外操岗位独立顶岗。

爱岗敬业,爱心奉献,平凡的曾北岳,慢慢成为身边人的榜样。近年来,曾北岳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获评公司道德标兵,连续11年获评岳阳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4次荣获湖南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和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23年,曾北岳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

在曾北岳家里,一摞摞的献血证和荣誉证书被他小心地收藏在柜子里。每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坚持20多年无偿献血,他说:“我只是坚持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为他人点亮生命之光,我觉得很有意义。”


一审:罗诗苑,二审:王相辉,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