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岳阳要闻

>

正文
特稿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岳阳力量”如何迸发?
发布时间:2024-05-28 15:04:05   来源:岳阳发布  作者:李金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岳阳力量”如何迸发?

——中共岳阳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解读之一

万古江河,奔腾如斯。

岳阳,有看不尽的风云际会、读不尽的家国情怀——

行吟江畔,屈原“哀民生之多艰”“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嗟叹与宣示,振聋发聩;

千古登临,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醒世名言,久久回荡;
……

千年不过一瞬,历史的脉络却自有逻辑。他们,犹如遗世独立的哲人,将“心忧天下”的情怀镌刻在巴陵儿女的记忆与灵魂深处。

时空变换,初心不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岳阳被赋予更多深意。

1716879511912642.png

“要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深刻阐明了事关湖南改革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

4月29日,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在长沙召开,动员全省上下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岳阳,在审视自身、研判大势中坚定发展之志。5月20日,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召开,动员全市上下大力推进“七个岳阳”建设,加快构建“1+3+X”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岳阳力量。

湘江北去,洞庭潮涌。

岳阳,是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省委、省政府对岳阳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

作为湖南的“北大门”,岳阳优势在水、潜力在港。地处长江中游“黄金十字架”,是湖南唯一沿长江城市,坐拥16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拥有全国一类水运口岸、湖南省唯一出海口——城陵矶港,“三区一港五口岸”九大国家级开放平台集聚。

1716879539785440.png

当下的岳阳,也迎来历史最好的机遇期——岳阳被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一带一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国家战略优势叠加,区域交通、对外开放、发展空间、物产资源等优势日益凸显。

令人看好的是城市经济稳中向好。经济总量等指标是一个城市的硬实力,岳阳GDP总量自1998年开始一直稳居全省第二;2023年,GDP、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4.6%、5%、9.5%,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迈上200亿元台阶。

风起云涌的大时代,这片热土注定要承担更重要的使命:2023年11月27日,省委书记沈晓明来岳阳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面对面为岳阳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把关定向,提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切实增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实力和辐射带动力,着力打造“实力岳阳、富饶岳阳、美丽岳阳、开放岳阳、幸福岳阳、平安岳阳、新风岳阳”,奋力打造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对于岳阳而言,将国家所需、湖南所盼与岳阳所能结合起来,有一些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供需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加快新旧动能调整转换,着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六有”的高质量发展?

如何借势发力,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起来,通过市场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难题?

如何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

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岳阳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岳阳力量的若干意见》,为岳阳高质量发展绘制了清晰的任务书、路线图。

1716879580525463.png

《意见》提出,要围绕打造“七个岳阳”,滚动实施一批标志性工程,加快构建“1+3+X”现代化产业体系,牵引全市高质量发展,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建设“七个岳阳”,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击水中流,奋楫者进。

城市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提升城市能级的过程,也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的过程。

踏实奋进的岳阳人清楚地知道:此刻,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置身事外。今日岳阳,我们同此凉热。

实力岳阳迈上新台阶

于城市而言,何为实力?

《意见》有一项提纲挈领的目标:建设高能级省域副中心城市。到2026年,GDP占全省比重达12%左右,人均GDP突破1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占GDP比重逐年提高。

在城市经济学领域,城市能级涵盖了规模(人口与经济体量)、质量(经济结构与产业层次)、影响力(虹吸效应与辐射效应)三个方面,是城市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集中体现。

这也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实力的提升依赖城市有机整体的综合作用,市县乡村均是“局中人”。

《意见》提出,推进“1+5”强县工程,实施县域经济争先进位行动,推动强县跻身全国百强、潜力县跨越升级、薄弱县加快赶超;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

放眼岳阳,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正凝结着上升的气象。

1716879619585231.png

县域兴,则岳阳兴。2023年,临湘市、岳阳县、城陵矶新港区地方收入突破10亿元,云溪区、君山区地方收入突破5亿元。“县域单项冠军”逆势突围,华容芥菜浴火重生、临湘小浮标做出大产业,平江辣条走出国门,“湘阴一代天椒”一路更新迭代……

2023年,全市村均集体经济收入20.26万元,获评全省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先进市。

“富饶岳阳”实现新跨越

产业,是地方发展质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岳阳的产业建设,就是对标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1+3+X”现代化产业体系。

岳阳是中南地区最大的石化工业基地之一,总产值占到全省60%。随着乙烯炼化一体化、己内酰胺等战略性项目开工、投产,岳阳现代石化产业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1716879645888965.png

基于此,《意见》将“打造万亿现代石化新材料产业集群”作为标志性工程之一,明确到2026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要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示范性工程,逐步带动化工新材料下游产业投资2000亿元以上。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2023年,全市园区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项目545个、559个、523个,亩均税收24万元、增长11%,在产业孵化、产业聚集、产业服务以及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意见》提出,严格落实国家级园区“两主一特”、省级园区“一主一特”产业定位。强化亩均效益导向,实行差别化要素供给,推动园区市场化、特色化、差异化、集聚化发展。

1716879669435003.png

湖南中创空天高性能铝合金熔铸生产线。

布局新质生产力,岳阳产业强市、科技立市的宏大叙事已铺展开来。“鲲鹏”展翅、“蛟龙”潜海,岳阳“高新尖”技术随之“上天入海”,这是湖南中创空天的高度与深度;一根手腕粗的铜杆,被加工成了0.016毫米的铜丝,直径仅是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这是湖南湘联新材料科技的制造精度。

《意见》提出,要前瞻布局生物制造、氢能等产业,并推进“积极融入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标志性工程,决心在“新质生产力”中谋求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美丽岳阳擦亮新名片

岳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获批中央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

一斑可窥豹,建设美丽岳阳的点滴智慧在时光中奔涌流淌。

2018年以来,岳阳取缔沿长江岸线39个非法码头,关停并转42个岸线码头,长江163公里岸线复绿率及5个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到100%,洞庭湖(含长江湖南段)水域监测到的水生生物种类较2018年增加近30种。

1716879704604528.png

如何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

2023年,岳阳成功举办“岳阳楼日”、第二届市旅发大会等活动,“洞庭渔火季”持续升温,中华大熊猫苑开园,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晋升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平江上榜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全市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46.63%、48.03%。

《意见》指出,积极推广平江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成果,加快推进君山区全国首个示范性湿地生态碳汇研究中心建设,支持岳阳林纸深耕林业碳汇市场。以市场化方式办好第四届省旅游发展大会,提质升级岳阳洞庭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屈原、岳阳楼、古琴”三张文化名片、“江豚、麋鹿、候鸟、熊猫”四张生态名片。

从生态治理之变,到自然共生之美,岳阳统筹保护与发展,在江湖碧水间绘就生态和谐新画卷。

开放岳阳取得新突破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水经注》载:“江之右岸,有城陵山,山有故城。”

1899年,城陵矶开埠,岳州海关开关。经过无数战火洗礼,城陵矶承载着无数辉煌与创伤,如今华丽归来,再显生机。

125年后,城陵矶新港,嘹亮的汽笛声响起。西部陆海新通道岳阳—怀化—东盟国际铁水联运首发班列发车,岳怀两地“走出去”的局面为之一新。

1716879735310168.png

城陵矶港,是湖南走向世界的出海口,物流全球的追梦地。

2023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693.14亿元,总量稳居全省第二;城陵矶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120万标箱;城陵矶综保区是全省唯一进入中西部(含东北三省)地区A类的综合保税区;蝉联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抢抓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机遇,加快发展对非贸易。发挥观盛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中非工贸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用好中非经贸博览会、进博会、口岸博览会等平台,2023年,对非贸易达25.2亿元。

以深层次改革促进高水平开放,岳阳步履铿锵。自贸片区落地10项制度创新成果,2项获国家部委推介;依托“三区一港五口岸”等国家级开放平台,持续推进制度集成创新,加快降低物流成本,着力破除阻碍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岳阳之发展,不囿于一地一隅,而是开放于世界。

《意见》明确,将加快“三区一港五口岸”开放平台专业化升级,推动外贸、外资、外经“三外”齐升;深化与中远海运全面合作,提升多式联运水平;探索加快融入沿江产业发展链的有效路径和体制机制,推动一批跨区域重大项目落地岳阳。

未来可期,未来已来。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建设“七个岳阳”,就是要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幸福岳阳展现新作为

“中国十大秀美之城”花落岳阳,这是568万岳阳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1716879769786639.png

岳阳深知,一个区域的和谐发展,既要有标志性建筑等大项目,也要有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小项目。

2023年,岳阳新建和改扩建学校246所,市疾控中心、妇保院新院投入使用,改造老旧小区,主城区新增停车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43万人,有就业意向的建档立卡渔民100%就业,常住人口基本医保参保全覆盖,村卫生室全部开通门诊报销。

学位、厕位、床位、车位……一头连着高质量发展,一头连着高品质生活,岳阳用心用情抓,抓一件成一件。

《意见》明确,将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涵养新时代忧乐精神。实施就业创业增收工程,促进群众增收;打造城市15分钟便民服务圈,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平安岳阳呈现新气象

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

2023年,岳阳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岳阳市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站场管理规定》正式施行,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5.5%、11%,连续三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完成“保交楼”1.43万套,自建房排查整治工作居全省前列。

“群英断是非”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社会治理优秀创新经验,“罗江夜话”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连续两届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成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1716879796385660.png

梅溪街道长动社区“群英断是非”现场。

没有安全作为保障,发展就无从谈起;没有发展作为动力,安全也难以为继。

为巩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意见》明确,夺取平安中国建设“长安杯”,到2035年,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平安岳阳”城市名片。全域推广“群英断是非”工作法,深化“四无”村(社区)创建。严格执行“十年化债”计划,守牢隐性债务不新增、“三保”资金不断链、重大风险事件不发生的债务管理工作底线。

新风岳阳营造新生态

千年岳阳,历来传承着“先忧后乐”的政治理念。

打造新风岳阳,务必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意见》明确,以党风政风引领岳阳新风,树立重实干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持续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党建工作综合评价居全省前列。

基层减负与赋能是推动社会治理改善的一体两面的举措,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谋实事,推动基层工作更有效率、更具活力。《意见》将视线投向基层党建“双提双增双创”行动,旨在推动基层党建“提标提质、增效增量、创新创优”,深入有效整治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赋能。

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标注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去年以来,我市出台监督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十条负面清单”,常态开展“企业家沙龙”等活动,率先上线“无证明城市”系统,贷款余额3709.56亿元、增长14.68%,新增减税降费超42亿元。

《意见》明确,推进“营商清风101”专项行动,到2026年,基本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居全省前二,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岳阳新名片。

1716879825167312.png

岁月更迭,万物常新。如今的岳阳,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七个岳阳”的光荣远征。

大湖明月,群星闪耀。霞光晨曦之时,巴陵儿女激情如炽,铿锵有力,汇聚成一阕合唱,散发烈烈光辉。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金贵


一审:张娟玲,二审:秦郁欣,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