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综合新闻

>

正文
岳阳粮田的丰收密码
发布时间:2025-08-20 16:01:4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昱娴 李婷

黄昱娴 李婷

2025年,岳阳市早稻总产量再创新高,稳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粮食安全工作中展现了“岳阳担当”,作为“洞庭粮仓”的核心产区,岳阳如何以县域特色为抓手,筑牢粮食安全基石?从洞庭湖平原的万亩良田到丘陵山区的“藏粮于技”,从政策扶持到科技赋能,岳阳各县(市、区)正以差异化路径共同书写“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的丰收答卷。

近日,笔者深入走访产粮一线,解码岳阳的“增粮密码”。

华容县万庾镇早稻收割。

华容县

三级联创打造高产样板

在洞庭湖畔的华容县,一场由三级书记带头示范的粮食生产变革正在上演。2025年,这个连续13年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农业大县,再次交出了早稻平均单产430公斤、总产56.2万吨的亮眼答卷。

走进团洲乡的万亩示范片,金黄的稻浪中,几台联合收割机正在忙碌作业。“这块示范田刚测出亩产605.2公斤,创下了华容县早稻单产新纪录。”乡党委书记陈捷指着田间竖立的示范牌介绍。

据悉,这样的高产示范片全县共建有6个,由县委书记、县长等县领导牵头联点,形成了“县有万亩片、乡有千亩方、村有百亩田”的三级示范体系。

华容县新河乡稻农驾驶农机在田间忙碌。

在万庾镇的育秧工厂里,新安装的自动化播种流水线正在运转。“县里给的补贴政策太实在了,这台设备补贴了8000元,大棚每平方米还补贴50元。”种粮大户刘建军向记者算起了经济账。今年,华容县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构建起覆盖育秧、农机、种植各环节的补贴体系,让农民种粮更有底气。

面对今年春季的罕见干旱,华容人展现出“与水争田”的智慧。新河乡通过“井渠结合”的方式,架设136处提灌站,日调水117万立方米,确保2.1万亩早稻按时插秧。这种未雨绸缪的抗灾能力,正是华容粮食连年稳产的秘诀。

如今,行走在华容的田野上,智能育秧大棚与物联网监测设备相得益彰,传统农技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共同描绘着新时代鱼米之乡的丰收画卷。在这里,每一株稻穗都诉说着“三级示范引领,政策精准发力”的生动故事。

屈原管理区水稻“六增两控”技术示范基地。

屈原管理区

国营农场转型“现代粮仓”

在洞庭湖畔的屈原管理区,一幅现代农业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这个承载着国营农场记忆的土地,如今正焕发出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5年,屈原管理区的早稻平均亩产达到579.6公斤,创下了令人瞩目的高产纪录。“以前我们种地靠经验,现在靠科技。”正在田间操作智能灌溉系统的“90后”新农人周舟表示。这名年轻的硕士毕业生,已经成为屈原管理区607个新型经营主体中最具代表性的新生力量。

这片土地的蜕变始于系统性改革创新。屈原管理区96.56%的耕地已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水稻生产几乎所有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该区通过与省农科院的深度合作,对水稻品种进行精挑细选,使其从过去的杂乱无章变得精纯优良,每季只推广3—5个最优品种。

屈原管理区河市镇三和村丰收正忙。

同时,“两口子种一百亩,年入十万元”的“211”模式,正在这里掀起一场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这种适度规模经营既保证了生产效率,又确保了农民收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数据显示,屈原管理区今年新增的65户种粮主体中,35%都是充满活力的“90后”新农人。

在金兴村的数字化农场,传感器实时监测着稻田的温湿度,数据在手机App 上一目了然。“现在种田就像工厂流水线一样精准、智慧。”“90后”新农人张明边说边展示着他的智能管理系统,这种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让他对200亩稻田的日常管理变得轻松高效。

从传统农场到现代农业示范区,屈原管理区的转型之路,不仅带来了产量的跃升,更培育出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时代农民,实现了国营农场的华丽转身。

临湘市

1.18亿元奖补激发种粮活力

在临湘市的广袤田野上,一场由政策引领的农业生产变革正在上演。2025年,临湘市早稻面积达27.1万亩,平均单产459公斤,较去年增加5%。这背后,是市政府1.18亿元专项奖补资金的有力支撑。

据悉,为了调动种粮积极性,临湘市开展了“一把手抓粮”竞赛活动。临湘市委书记、市长等市领导分别领办4个万亩示范片,各乡镇党委书记创建千亩示范片,各村办好百亩示范片。这些示范片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良种供应、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控、统一技术指导和统一机械作业。

面对今年春季的旱情考验,临湘干群齐心谱写了一曲抗旱保粮的动人乐章。忠防镇从铁山水库远调水源,桃林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全市上下通过购买水源、拦河筑坝、抽水灌溉等多种方式,确保了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这场粮食生产的临湘实践,催生了574户百亩以上种粮大户,较去年新增58户,土地流转率提升至58.76%,规模经营效益日益显现。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政策“活水”浇灌出的不仅是金黄的稻谷,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平江县

科技赋能破解山区种粮难题

在岳阳西部山区,平江县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2025年早稻种植面积达28.6万亩,平均单产423公斤,创下山区水稻生产新纪录。这个以山地为主的县域,通过“良种+良法”的创新组合,让层层梯田焕发新生机。

走进三市镇渡头村,种粮大户余志辉正操作新购置的微型插秧机在梯田间穿梭。“这套专门为山区设计的小型农机,解决了我们梯田机械化作业的难题。”余志辉介绍。今年,平江县投入1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推广适合山区使用的小型农机具,将全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至68.3%。

在梅仙镇,数字农业监测系统实时采集稻田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数据,为农户提供精准的田间管理建议。

此外,平江县还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山区水稻研究中心”,筛选出5个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

“过去我们山区种粮是‘望天收’,现在有了科技加持,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在虹桥镇仁义村,种粮大户李勇军操作着新购置的山地微型收割机,在田间忙碌着。这台专门为梯田设计的农机,解决了困扰当地稻农多年的收割难题。

目前,平江县类似的服务组织已达56家,带动2.1万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

汨罗市

传统农区的现代丰收实践

在洞庭湖平原腹地,汨罗市正以创新的农业生产方式续写着“鱼米之乡”的丰收故事。2025年,这里的稻农们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走进罗江镇的万亩稻田示范片,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呈现出一幅动人的丰收画卷。种粮大户向铁青站在田埂上,望着即将收割的稻田,脸上洋溢着喜悦:“今年我们采用了新的种植方法,不仅产量提高了,稻米的品质也更好了。”

这种转变源于汨罗市推行的“五统一”管理模式。从选种到销售,各个环节都有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定期到田间指导,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以前我们靠经验种田,现在有了科学指导,种地更轻松了。”向铁青说。

在示范区的带动下,周边农户纷纷效仿新的种植方法。白水镇的稻农张大年今年第一次尝试新技术,他高兴地说:“没想到我这把年纪还能学会新东西,粮食产量比去年多了两成!”

丰收的背后,是汨罗市一整套完善的支撑体系。从农资供应到技术培训,从农机服务到市场对接,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在田野间种下了一片金黄色的希望。

湘阴县

昔日湖田变身“高产米仓”

湘江之滨的湘阴县,正演绎着一场湖田变良田的生动故事。2025年,这片水网密布的土地上,16866亩改造后的湖田迎来了早稻丰收,为全县粮食生产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漫步在湘滨镇福乔村的田间,曾经莲藕飘香的湖田如今稻浪翻滚。村支书罗世昌蹲下身,捧起一把黝黑的土壤说道:“通过开沟排水、客土改良,这些低洼田的pH 值从5.2提升到了6.8,真正变成了高产田。”不远处,新修建的排灌站正将湘江水引入田间,确保晚稻生长所需。

在鹤龙湖镇普和村,镇农技站站长易博指着一望无际的稻田介绍:“这里去年还是苗木基地,通过土地平整和地力培育,现在每亩能产500公斤优质稻谷。”更令人欣喜的是,冬季种植的紫云英不仅让土壤变得疏松肥沃,还吸引来成群的白鹭在田间觅食。

从湖田到粮田的华丽转身,不仅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更重塑了水乡的生态景观。在这片人水和谐的土地上,每一株稻穗都诉说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故事。

岳阳县中洲乡北垸村高标准农田。

岳阳县

让“沉睡土地”焕发新活力

在岳阳县的广袤田野上,一场唤醒沉睡土地的绿色革命正在悄然兴起。2025年,该县通过创新土地管理机制,让42420亩撂荒地和低效用地重获新生,其中14847亩长期抛荒地重新披上绿装,谱写了一曲耕地保护的动人乐章。

走进新墙镇三合村,昔日的鱼虾塘如今已变成连片稻田。村支书钟林兵指着新建的灌溉系统介绍:“我们投入专项资金对118.5亩低洼地进行标准化改造,并配套建设了智能排灌设施,让这片‘水窝子’都变成了高产田。”

黄沙街镇的滩涂地改造项目更是令人瞩目,通过实施“小山水”综合治理工程,413亩贫瘠的滩涂成功转型为高标准农田。“我们采用客土改良、地力培肥等技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了0.8个百分点。”项目技术负责人谢岳军表示,改造后的田块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较去年同期提升40%以上。

在公田镇饶港村,250亩瓜蒌种植基地的转型最具示范意义。村民黄晚时坦言:“虽然经济作物收益高,但粮食安全更重要。现在种植优质稻,加上政策补贴,综合效益并不差。”这一转变不仅优化了种植结构,更彰显了农民的大局意识。

据悉,为确保技术落地,岳阳县创新建立“四员一主体”服务体系,组织156名技术人员驻村指导,为每块复耕田定制技术方案,提供从品种选择到田间管理全程跟踪服务,有效提升了复耕田块的科学种植水平,精准解决了农户技术难题,实现了复耕田的高产稳产,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图片作者:彭正阳)


一审:罗诗苑,二审:王相辉,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