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5月9日讯(通讯员 陈思炜)近年来,南湖新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大资源整合,不断加强血吸虫病源头预防和综合治理,切实减少致病因素危害,防范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14年全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2019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南湖内湖水域已经连续二十四年全面杜绝血吸虫病的发生。
曾几何时,南湖新区血吸虫病疫区涉及5个街道(管理处)的13个社区,现垸外钉螺面积1091万㎡,有螺堤线长9000m,易感地带面积494.12万㎡,有螺面积占岳阳市中心城区的1/3。
“不要靠近外面的小水潭和湖泊”“不要用手接水喝”“不要在外面捡钉螺”这样的话语充满是生活在南湖岸边孩子童年的生活,靠湖生活的居民更是苦不堪言。周弘是个土生土长的南湖汉子,时间辗转,在这片土地上已经生活了50多个年头,从靠水捕鱼营生的渔民汉子到响应政府号召上岸再就业的个体户老板,南湖水环境的变化仍然像幻灯片一样在眼中不断流转。“现在比以前好多了,你看看现在的南湖水上游船、水上运动等各种水上项目琳琅满目,在当年可都是不敢想的。”
防治血吸虫工作,灭螺是首要任务。南湖新区积极制定灭螺、查螺方案,扎实推进血吸虫病消除工作。每年组织各基层血防部门开展春秋季一年两次查灭螺,掌握钉螺分布基本情况,对易感地带人员活动频繁的地域开展灭螺灭蚴工作,2020年以来,全区累计查螺11433.81万㎡,实际药物灭螺2584.02万㎡,灭蚴1284.02万㎡。同时,推进生态灭螺工作,通过开沟沥水工程,降低洲滩泥土水含量,全面改造钉螺环境,控制血吸虫流行,从源头上彻底截断血吸虫孳生,目前全区垸外已达到连续12年无阳性螺。
“有很久了,我们这好久都没发现有血吸虫病了。”孙家屋场的刘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每年定期,南湖新区都会持续开展查病化疗工作,在发放血防宣传册的同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周边居民血吸虫的危害以及血吸虫患病症状,让大家有意识地去避免与疫水区域接触,有意识从自身出发杜绝血吸虫病的产生。同时,对前来查病的疑似疫水接触者及血检患者及时排查,并进行二次复查,开展化疗工作。
南湖历经沧桑,洗尽铅华,现在漫步湖边,前来游玩、休闲的居民和旅客不绝于耳,已经真正逐渐完成从“病湖”到“丽湖”的蜕变重生。“平常没事,我就喜欢来到南湖三圈散步、慢跑,享受这难得的慢生活。“恰逢周末,来到南湖打卡拍照,水上游船同样也是放松的不错选择。”张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平时休息就喜欢约上三五好友,骑上一辆共享单车,慢慢环行湖边,感受风和自然的清新。
水体好了,来的人就多了,人多了项目和活动就多了。近年来,南湖新区依托优质生态资源,按照“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先行区”的发展定位,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让南湖人再次感受到了“伴水而生”的自豪感。回顾过往,中国家庭帆船赛、“赊月南湖·洞庭鱼杯”休闲垂钓大赛等重大赛事先后接踵而至,眺望未来,更多依湖而生的活动即将到来。
水环境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站在新的起点上,南湖新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扛牢水环境治理主体责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筑牢南湖的幸福之基。
一审:张娟玲,二审:秦郁欣,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 李挚赴君山区督导调研省旅发大会项目建设和春耕生产等工作
- 李挚主持召开省旅发大会项目建设调度会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 刚刚!岳阳携手荆州成立就业联盟
- “岳马”奔腾!两万跑友逐梦大美江湖
文明机关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 临湘30名“逆风宝贝”趣味过周末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