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世界首个,为什么是君山?
发布时间:2024-06-14 09:34:05   来源:君山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琼

1718328735926577.png

航拍岳阳市君山区华龙码头。李亚妮 摄

大江东流,在岳阳市君山区华龙码头蜿蜒出美丽岸线。

清晨6时许,君山区林阁老巡护监测点,巡护员邓铁牛被鸟儿的歌声唤醒。逐个查看监测视频后,他忙碌的一天就此开始。

“以前华龙码头砂石厂机械轰鸣、污水横流,绿地消失,飞禽走兽四散而逃,哪有这番景象!”邓铁牛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君山区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尤其是全球首个淡水湿地修复碳汇项目的推出,更是夯实了君山的绿色底色。

1718328760474364.png

世界首个,为什么是君山?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考察位于长江沿岸的岳阳市君山华龙码头,殷殷嘱托“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

6年来,君山区坚决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政治责任,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将湿地生态修复成果转化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

君山区湿地资源丰富,湿地面积21818.78 公顷,占区国土总面积的 34.79%。君山区利用紧靠洞庭湖和长江的地理优势,在湿地保护与利用上多措并举,依法取缔华龙码头等区域内长江和洞庭湖沿线非法码头39个,清理欧美黑杨3.1万余亩,完成长江岸线复绿19万平方米,种植防浪、护堤林2100亩,累计修复湿地生态近6万亩,生态修复成果为湿地碳汇开发提供了基础条件。

为了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碳资产,将碳资产进行交易后变成资金,2022年7月,由君山区人民政府授权,区发改局牵头,湖南省君山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引入技术合作单位合肥青研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对君山淡水湿地碳汇进行开发,通过退耕还湖、清理入侵物种等湿地修复行为增加碳汇,并完成了调研、注册、审定、核证、签发和交易等流程,实现了全球淡水湿地修复项目的历史性突破。

2023年4月27日,经国际核证减排计划(VCS)官方技术审核并公示,君山区湿地碳汇开发项目成为世界首个达到国际核证减排计划标准、挂牌公示的淡水湿地修复项目。

经测算, 2020年至2023年,君山区洞庭湖和长江沿岸湿地累计增加46000吨碳汇(每年约11500吨),预计项目首笔静态总收益约400万元。

日前,君山淡水湿地修复碳汇项目成功入围第七届(2024)中国能源发展年会暨《中国能源报》创刊15周年——2024绿光ESG榜典范案例TOP100,并成功入选2024绿光ESG榜典范环境贡献TOP10。

据了解,2024绿光ESG榜典范案例TOP榜由《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绿光气候学院共同主办,IPE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技术支持。该活动旨在发现和表彰在低碳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与产业发展中将经济、社会、环境价值融合统一的优秀实践案例,汇聚跨界思想、行动和解决方案,致力于创建更具韧性的绿色创新生态。

打造湿地,筑巢引客。

在湖南君山万雨健康食用菌产业园,一排排菌棒摆在菌架上,一簇簇袖珍菇紧紧簇拥,香气沁人心脾。

君山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芦苇生物基绿色新材料,加快湿地碳汇项目开发利用,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加快构建“1+2+N”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农业、文旅体融合、港口物流等优势特色产业集聚成势。

万雨健康食用菌产业园是湖南君山万雨合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建设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采用食用菌全产业链闭环式发展模式,打造集现代食用菌种植、精深加工、农作物秸秆循环综合利用、生物菌肥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公司利用芦苇作为培养基,预计年消耗1500吨芦苇。万雨健康食用菌产业园也成为了湖南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1718328787284296.png

不仅如此,还有越来越多的江豚、候鸟、麋鹿用它们的足迹也为君山生态点赞。2024年1月,洞庭湖越冬水鸟同步调查记录水鸟80种、38.18万只,与上一年同期调查记录的72种、37.83万只相比,实现了种类、数量双提升,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也频繁现身;江豚稳定栖息种群达210头,其中常驻华龙码头的有40头。

1718328809619913.png

江豚。石述威 摄

“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碳汇经济为切入点,深入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路径,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君山区委书记雷欣表示。

(王琼)


一审:张娟玲,二审:秦郁欣,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