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绿的生活环境,蓬勃发展的产业体系,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如今,在岳阳县,一幅村美、人富、产业兴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年来,岳阳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依托,用“生态+旅游”模式,打造乡村旅游基地,拓宽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其中,大面积推广油菜种植,就是岳阳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做好文旅结合文章的措施之一。
每年4月的麻布山村,万余亩油菜花竞相绽放,风景如画,特别是在此举办的“油菜花节”,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观赏游玩。油菜不仅美了村里的“颜值”,也富了村民的腰包。从花香到油香,从种植到收获,一条由油菜带出来的产业链,正惠及当地群众,村民戴胜朝就是其中的一名受益者。
戴胜朝是麻布山村的种植大户,前年他种了30亩油菜,给他带来了2万元的收入,尝到“甜头”后,2019年冬种时他又扩大了种植面积。戴胜朝种油菜收益好、利润高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附近31户村民都加入到了种植油菜的队伍中。去年冬种,全村种植油菜近4000亩,为群众带来了近320万元收入。
发展特色产业是岳阳县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工程,岳阳县积极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力推进“农业品牌创建”行动,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1+2+3”(“1”是“一县一特”的岳阳王鸽,“2”是“茶香小镇”的茶叶和“果浓小镇”的特色水果,“3”是以岳阳兰花萝卜为代表的特色蔬菜、金盆柚、油茶)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了农业品牌的创建。近年来,全县共创建国家级农业品牌18个、省级农业品牌50个,发展省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龙头企业18家。目前,除水稻外,全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16万余亩,单一品种集中连片50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达13个,其中全国农业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省级农业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5个。
小小厕所,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农村“厕所革命”是最大、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工程,也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容忽视的环节。我县突出重点,聚焦关键,积极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建设无害化化粪池20000余套,促使乡村从“环境美”向“生活美”、由“外在美”向“内涵美”转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公田镇港口村的村民刘望保家的改厕工程于今年完成,享受改厕红利的老刘对“厕所革命”赞不绝口:“过去没改的时候蚊子比较多,现在把厕所一改,蚊子没有了,臭味也没有了,日子过得舒心多了。”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三年来,岳阳县立足于党建引领制度、人才、组织、惠民、善治“五大振兴路径”,抓好抓实顶层设计、路径选择、机制创新三大主线,终于开出振兴之花:
——农村美起来。2018年—2020年以来全县共创建省级美丽村庄2个,市级美丽村庄12个,市级美丽屋场9个,县级美丽村庄15个,县级美丽屋场达117个。
——产业旺起来。2020年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三农,前三季度引进涉农投资企业10家,引资达11.87亿元;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大力推进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张谷英和大云山2个旅游项目争取国家和社会投资4亿元。
——农民富起来。2020年一季度,岳阳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6460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139元,预计2020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9348元,对比2010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51元,如期实现翻一番的全面小康目标。
如今,漫步在岳阳县各个村庄,空气清新,绿意盎然,一条条柏油路直通家家户户,路边绿化整齐美观,生态文明新风吹遍了各个村庄,村民们有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未来可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岳阳县的乡村发展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通讯员 李雨桑)
岳阳要闻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李挚:走在前作表率 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和督查工作见行见效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谢卫江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实干担当 勇挑大梁】现代产业“新”意浓——岳阳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深入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国资国企组团投资岳阳 16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超181亿元
综合新闻
- 方便清明祭扫,岳阳火车站应对客流高峰
- 岳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整治推进农村“问题厕所”
- 岳阳东风湖蝶变“绿腰带”,成为全省生态治理样板
- 看熊猫、赏樱花、学非遗!3月26日,在新湖南客户端“云体验”春日盛宴
- 岳阳市召开2025年度打击涉渔违法犯罪行刑衔接工作联席会
文明机关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 临湘30名“逆风宝贝”趣味过周末
- 临湘市詹桥镇:数字赋能“群英”共治 构筑幸福分水新风貌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