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群众(右一为邓海洋)
“邓书记,快进屋里坐!”6月24日,看到来了客人,岳阳县毛田镇珠港村村民许爱雄老远就热情招呼着。
年过七旬的许爱雄是村里的贫困户,儿子体弱多病靠打零工维持生活,两人一直住在阴暗潮湿的老房子里。2017年初,经过村民民主评议和村支两委审核,许爱雄被定为农村危改户,政府补助4万元,进行危房改造。如今,几间旧砖房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装着铝合金门窗、白墙红瓦的崭新农家。邓海洋告诉笔者:2017年该村危房改造4户、修缮1户、易地搬迁21户,在年底全部搬进新家。
珠港村位于铁山水库上游,与湖北通城接壤,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2016年3月,邓海洋被县交通运输局选派参与驻村扶贫,担任该村“第一书记”。在部队多次荣立二、三等功的邓海洋,刚转业回地方不久,就被组织委此重任,他不畏艰难、欣然受命,由此开始了自己扎根基层、服务农村、改善民生的征程。
驻村帮扶开始后,邓海洋每月至少在村里住22个晚上,不分白天黑夜下组入户,了解摸排扶贫对象底数,通过民主评定,确立建档立卡贫困户83户244人。
邓海洋深知,脱贫必须有好的产业项目支撑。经过调查论证,他发现香菇种植大有可为。他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湖北随州考察,学习当地发展香菇产业的成熟经验。他边学习边实践,并主导成立德诚香菇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由合作社负责菌种制棒、回收销售,解决贫困户在技术、销售上的困扰,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补贴,缓解资金压力。2017年,珠港村共种养菌棒4万余棒,产值40余万元,引导5户贫困户入社,吸收12名贫困劳动力务工,人均增收4000元。
干部群众讨论村集体建设(左一邓海洋)
为改善村里基础设施,邓海洋多方奔走,先后筹资200多万元,新修村、组公路4公里,清淤山塘5口,恢复水毁农田11.5亩,公路护砌158.2立方米,改善居民安全饮水2处,解决了珠港村100人的吃水难题。邓海洋还积极争取局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争取到旅游通景路项目资金500余万元,对相思大道进行了拓宽改造。如今,宽阔的水泥路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村里的香菇、红薯粉等特色农产品也通过这条“致富路”源源不断的销往外地。2017年,该村各项农产品外销收入达到了100万元。
作为第一书记,邓海洋以身作则,注重为村党组织“强筋壮骨”。以合村为契机,协助镇党委选优配强村支两委班子,经常与党员干部谈心沟通,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增强村、组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2017年,珠港村多项工作被毛田镇评为先进。
驻村2年多,珠港村40户128人实现脱贫。2016年,邓海洋被评为岳阳市扶贫优秀“第一书记”,2017年,分别被评为岳阳县“最美扶贫人”和岳阳市扶贫先进工作者。前不久,他再次被县驻村办推荐申报市级优秀驻村队员。
(通讯员 陈勇平 赵 星 邓祥琪)
岳阳要闻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企业家沙龙江浙沪企业专场
- 聚焦现代石化产业,岳阳“引才专列”首次开进兰州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数智岳阳楼”惊艳亮相
- 岳阳市打造高水平“洞庭粮仓” 高质量推进全年728.5万亩粮食播种任务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文明机关
- 整治基层“微腐败” 提升群众“满意度”——岳阳楼区向群众身边风腐问题出招亮剑纪实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