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穆在教村民识别草药
今年67岁的李穆,是岳阳市古今中医药研究所主任医师、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也是一位从事了50年中医事业的老中医,曾被评为“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他在看病治病、救死扶伤的同时,始终不忘乡亲们的脱贫,在家乡平江县山区办起了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利用山林中的野生中草药,帮助村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平江县慕平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坐落在风景秀丽、生态优美的湖南省平江县板江乡流江村,这里群山环抱、茂林修竹,有个叫李师坡的古地名,与明代药圣李时珍颇有渊源。
李穆告诉记者,这个地方是本草纲目成书的天然药库,李时珍采药就到过这里。从出生开始,他所在的这个地方就很穷,没有什么田地,连饭都吃不饱,解放后,村民也只能靠吃“救济粮”度日。所以他根据这个地方的山林特点,就把中草药的资源开发放在第一位。经过长期调查,他发现村里的山上有400多个野生中草药品种,分布在8000多亩自然山林之中,是“独特的医疗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为了让村民们能认识这些中草药,他创办了中草药文化产业园,其中“国药园”就有200多个品种,告诉村民识别这些中草药,耳濡目染,村民们对这些中草药也大多认识了。
“这里的中草药是纯天然的自然生长的,既没有化肥,也没有农药,在保证用药质量的同时,又保证了农民脱贫致富,为他们创造了收入。这个浑身是宝,原来是草,我把它变成了宝。”李穆告诉记者, 他经常抽空到山上告诉村民识别草药和怎样采药,并特别提醒村民,为防止水土流失,尽量不要用锄头去挖,而是要用刀割。在一个早晨的时间里村民们就采下了鬼针草、桑陆、淡竹叶、虎杖、海金沙、六月雪、仙鹤草等20多种中草药。这些采回来的草药都是村民在自家晒干后交到中草药产业园去收购。
李穆坦言,“村民采了药我们收购,收购同时保证了我们用药的质量,又保证了农民脱贫致富。我们已经跟200多户村民签订了合同,提供中草药资源,我们要为这里的村民创造更多的财富。”
(岳阳日报记者 李弈萱)
岳阳要闻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企业家沙龙江浙沪企业专场
- 聚焦现代石化产业,岳阳“引才专列”首次开进兰州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数智岳阳楼”惊艳亮相
- 岳阳市打造高水平“洞庭粮仓” 高质量推进全年728.5万亩粮食播种任务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文明机关
- 整治基层“微腐败” 提升群众“满意度”——岳阳楼区向群众身边风腐问题出招亮剑纪实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