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新庄村里换新装 岳阳“无电村”脱贫路上电力足
发布时间:2018-11-15 10:09:3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吴曙光

新庄村里换新装

——岳阳“无电村”脱贫路上电力足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这是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回延安》中写出的动人诗句。而在平江县余坪镇的一个偏远贫困山村——新庄村内,一根根银线划破长空,一基基电杆傲立山头,一幢幢新房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新修的水泥路像一条灰白色的飘带,而将山里特产外运的农用车,像一个个流动的音符在“飘带”上跳动,奏响着脱贫致富的动人乐章。

新庄村是湖南省最后通电的村庄。2006年通电以来,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支部书记凌军自豪地说:“改革开放40年,我们彻底脱掉了贫穷落后的外衣,换上了富裕文明的新装!”

油灯时代

“油灯松枝度长夜,无电的日子真难熬”,通电前,新庄村五保老人李新民曾这样感慨。由于新庄村位于深山,交通闭塞,没有通电前,村民晚上只能用油灯、松枝照明,一到天黑就上床睡觉,就连打米都只能到几里外的集镇上去,一来一回要将近一天的时间。山里的丰富资源开发不了,青壮劳力不得不外出打工谋生,老年人守在山里度过风烛残年。

2006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开展“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战略,全面实施户户通电工程,新庄村共有李新民等15户无电户列入其中。

2006年9月,李新民家里来了一群头戴“国家电网”安全帽、身着迷彩服的电力职工。他们对李新民说:“我们今天是来为你勘测电力线路走向的!”李新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他居住的地方离有电的地方起码有一公里远,况且还要翻过几个山坡,抬杆架线谈何容易!

看到李新民狐疑的样子,电力师傅们解释说:“李爹,你放心,现在湖南省电力公司按照国网公司的统一部署,实施户户通电工程,电线、电杆和电表都由省电力公司投资,不要你出一分钱,像你这样的五保老人,电力部门每月还会为你减免5度电费呢!”

就这样,电力职工冒着高温酷暑,硬是靠肩扛手拉,将电线、电杆抬进了1000多米的山冲之中,终于将电“送”到了李新民家。

2006年11月27日,平时沉寂的新庄村一片欢乐景象,湖南省户户通电竣工庆典在平江县新庄村举行。这一天,下着小雨,上午8点时分,李新民家来了一大群人,其中包括原湖南省副省长郭开朗。郭开朗紧紧地握着李新民的手说:“李爹,我们今天为你送光明和温暖来了!”随后,来到电表箱前,为李新民家合上电闸,电灯顿时绽放出温暖的光芒。

李新民仰头望着雪亮的电灯,激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全省最后的无电户李新民家终于通电了,这标志着整个湖南省的户户通电工程圆满结束,也意味着全省无电户告别了无电的历史。

电灯时代

让村民用上了电还不够,还要用上高质量的电。2015年8月,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再次对新庄村电网全面进行升级改造,全村投资150多万元,新增变压器5台,改造10千伏线路5.6公里,低压线路23.8公里,全村电网焕然一新。

“电力充足了,点亮了电灯,也点亮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心灯!”岳阳市一人民医院驻村扶贫队队长王传慧说。2016年12月,村民李军生、王检章等8户买来了电冰箱、电视机和卫星信号接收机等家用电器;钟小兵买来了豆腐磨浆机,开起了豆腐作坊;阳福兴、阳禄兴兄弟买来了电动木材加工机械,办起了木材加工厂;李平湘买来机械将楠竹加工成筷子;在深圳创业的陈喜春回到家乡办起了木雕厂,提供就业岗位63个。

村主任李攀登算了一笔帐:新庄村是余坪镇山林面积最大,最偏远的山村。平均海拔850多米,全村有523户,2210人,山林面积17300亩,人均山林面积将近9亩,但由于过去电压低,丰富的木材和楠竹资源不能进行深加工,只能卖低价的原材料,赚取微薄的劳务工资,山民住在“绿色银行”里却过着极度贫困和闭塞的生活。深加工之前,卖木材和楠竹原材料,木材每方只有850元,楠竹每担只有15元,通电后如果用机械进行加工,每方木材可卖到2560元,每担楠竹可卖到95元,以全村每年出产的木材和楠竹总量计算,每年可增值480多万元。更值得一提的是,投资50多万元的6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已并网发电,至10月1日已发电上网48457千瓦时,结算电费5万余元,村级经济有了一个稳定的财源点。

站在新落成的新庄村村民服务中心,放眼望去,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构成了一幅恬静优美的画卷,地头隆隆的机器声音里,应和着村民们爽朗的笑声。有了电力的支撑,新庄村脱贫致富更带劲儿了。

(通讯员 吴曙光)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