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让我有了家”
“能住上这样好的屋,真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法院领导的大力帮助!”
“让贫困户有房住,是我们帮扶干部的责任。”
这是9月30日,临湘市坦渡镇大和村贫困户谢如意与临湘市人民法院院长张猛的一段对话。这天,谢如意母女在市法院的帮助下,终于住进了梦寐以求的“安乐窝”。
谢如意幼年患有脑膜炎综合症,有幸组建家庭后喜得一双儿女,但天有不测风云,儿子和丈夫早年在外打工时先后因他杀和重大疾病离世。随着家中两根顶梁柱倒下,一个也曾算得上幸福的四口之家,变得一贫如洗,没了经济来源的母女俩整天以泪洗面,只得靠政府的救济和亲朋戚友的接济艰难度日。更糟的是,谢如意所居住的旧宅也因年久失修,于2016年在风雨中倒塌,村委会将其母女安排到原关山村村部暂住。
今年,临湘市人民法院驻村帮扶大和村,了解到谢如意想要有个家的愿望后,与村支两委商量将其纳入危房改造范围。但宅基地问题多年来一直是未能解决的难点:若在原宅基地上建房,弊端是离公路相距较远,建筑材料需人工运输,使成本加大,且居住不方便,不得不放弃;若将现居住的村部危房撤除重建,但受房屋权属、跨组用地纠纷、用水困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时难以协调,也只能再次作罢。时间不等人,无奈之下,驻村工作队只得做通同组一村干部的工作,用自家责任田作为置换,最后宅基地才得以确定。
八月中旬酷热难当,最高气温近40度,工程进展缓慢。眼看年初敲定的危房改造不能再拖了,法院院长张猛多次现场督战,反复要求不论有多大困难,都要保证入冬前让谢如意母女住上新房。建房时,因资金问题导致材料短缺,作为结对帮扶责任人的副院长杨孝平,又亲自开车送钱下去。
在后盾单位的强力督办和村支两委的紧密配合下,短短56天时间,投资76000多元、占地72平米的新房如期竣工。乔迁当天,谢如意特意贴上了“梦寐以求有个家,心愿达成谢党恩”的对联,母女俩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通讯员 戴一营)
岳阳要闻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企业家沙龙江浙沪企业专场
- 聚焦现代石化产业,岳阳“引才专列”首次开进兰州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数智岳阳楼”惊艳亮相
- 岳阳市打造高水平“洞庭粮仓” 高质量推进全年728.5万亩粮食播种任务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文明机关
- 整治基层“微腐败” 提升群众“满意度”——岳阳楼区向群众身边风腐问题出招亮剑纪实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