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月2日讯(张娟玲 陈雪梅 通讯员 戴一营)家住临湘市詹桥镇长浩村的杨柳一家曾是贫困家庭,时隔五年,昔日贫困户,如今成了扶贫好干部,实现了从“被别人帮扶”到“去帮扶别人”的身份转变。
五年前,70多岁父亲常年卧病在床,杨柳家中捉襟见肘。而妻子的离去,为这个家雪上加霜。为了照顾患病的父亲和就读的儿子,杨柳只得困在家中,仅靠2亩薄田和亲友接济艰难度日。2014年,临湘市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杨柳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除享受一般扶贫政策外,杨柳一家还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政策,解决了吃、穿、住等基本生活问题,并于2016年成功脱贫。在此期间,儿子于2015年考上华中科技大学,家里开销又增加不少。“总靠人家帮扶也不是办法”,一门心思想脱贫的杨柳,在帮扶干部的激励下,参加了养蜂技术培训,依靠山区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干起了养蜂业。
由于长浩村山清水秀,污染少,加上帮扶干部的鼎力扶持,杨柳家出产的蜂蜜品质上乘,打开销路后每年纯收入达到2万多元。在尝到创业的甜头后,他又凭借养蜂赚的钱搞了一个酿酒作坊,每年可增收3.5万元,迈出了脱贫致富的第一步。
2017年,村委换届,邻里一致推选杨柳为村委委员,杨柳也因此成为了扶贫工作的一员。
为了将扶贫工作做好、做细,杨柳认真学习扶贫政策和种养技术,对全村68户贫困户进行了认真的调查走访,与他们共商脱贫对策。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杨柳在村里专为贫困户办起了酿酒技术培训班,凡是愿意学习的他都不吝赐教,贫困户杨立雄,在他的帮助下学会了酿酒技术,也办起了酿酒作坊,当年获利7万多元。
2018年,杨柳结合本村实际,在村里开始打造近百亩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吸纳贫困户入股,聘用贫困户用工,还手把手的教贫困户种植技术,希望通过种植猕猴桃,帮助到村里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在基地务工的杨汉华逢人便说:“杨柳当上村干部,时刻考虑贫困户,我们选准了”。
岳阳要闻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企业家沙龙江浙沪企业专场
- 聚焦现代石化产业,岳阳“引才专列”首次开进兰州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数智岳阳楼”惊艳亮相
- 岳阳市打造高水平“洞庭粮仓” 高质量推进全年728.5万亩粮食播种任务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文明机关
- 整治基层“微腐败” 提升群众“满意度”——岳阳楼区向群众身边风腐问题出招亮剑纪实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