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0月24日讯(通讯员 许伟军)“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再加上帮扶干部的帮助,现在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驻村扶贫队。”前不久,被岳阳县公田镇评为2019年“脱贫示范户”的铁山村贫困户陈锡刚高兴地说。
今年61岁的陈锡刚,因家庭负担重和身体原因,2014年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两年后,通过辛勤劳动和驻村扶贫队的帮助,2016年不仅脱贫,还提升了自身的“造血”功能。
1993年,无一技之长的陈锡刚为生活所迫,到康王羊角山砖厂打工,凭辛苦劳力赚取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在打工期间,慢慢学会了电焊技术。2003年,再次带领妻儿到珠海打零工,由于工作太辛苦,导致腰椎盘突出,有时痛得无法行走,2010年只能拖着伤痛的身体回到老家务劳。
“这些年一直在外打工,家庭开支大,也没有赚好多钱,2010年大儿子结婚花光了所有积蓄,而且丢下一对双胞胎孩子要我们抚养,当时小儿子在读书,还有四个老人要照顾,加上自己是上门女婿又没有房屋,那段时间好难挨……”陈锡刚说起以前的往事心酸不已。
“有政府作后盾,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没有过不去的坎。”自岳阳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陈锡刚一家迎来了生活的转机,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将他一家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公田镇易地扶贫搬迁点。同时,铁山村支两委和驻村扶贫队因地制宜地帮助他发展种养产业,提供禾种、猪苗、鸡苗等,让他重拾了生活信心。
“谢主任,您看,今年种了18亩田,喂了一头牛和一头母猪,已出栏了几头肉猪,还喂了20多只鸡,大约有4万元的纯收入……”陈锡刚掰着指头,笑咪咪地告诉结对帮扶队员、县编办主任谢雨星。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既然党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自己从不怕苦累,虽然身体不算好,但要咬着牙齿拼命做,白天种田、种菜,晚上喂猪、喂牛。他先后承包了18亩良田种植水稻,为节省费用开支,大部分农活都是两夫妻自己精心耕作。今年收割了2万多斤中稻,已出售了4000多斤,加上没有受非洲猪瘟影响,养猪大约也赚了万把块钱,而且农闲时,利用自己的电焊技术收点废旧锄头等农具,加工后再出售,也可以赚一些日常开支。
最让陈锡刚开心的是,大儿子通过专业厨师培训,现在长沙打工,能赚到几千块一月,小儿子学校毕业后,学会了做大理石生意,现在华容县开店,生意也逐步红火起来了。两个孩子通过自己的双手能勤劳致富,真正了却了他心里的一块心病。
谢雨星由衷地鼓励陈锡刚:“只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付出艰苦的劳动、流淌辛勤的汗水,把幸福的根基不断夯实,把富裕的道路不断拓宽,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有奔头”。
岳阳要闻
- 岳阳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召开
- 岳阳3县市跻身全国县域旅游榜!
- 双向奔赴建功业!岳阳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
- 李挚到湘阴县开展“七一”走访慰问并为基层党支部讲党课
- 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 开放岳阳拥抱世界
- 民建商贤聚巴陵⑦|这座棉纺名城有了新身份!
综合新闻
- 致敬榜样 凝聚“三农”力量 岳阳市农业农村局召开“七一”表彰大会
- 周末岳阳市仍有阵性降雨 6月30日后转晴热高温
- “江湖不远 岳阳很近”
- 岳阳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6月20日至24日岳阳市有持续性较强降水天气过程
文明机关
- 书香浸润基层!《独立思考·李时平文集》捐赠仪式在岳阳县举行
- 一群好人 满城春风!汨罗市营造崇德向善之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 用爱为生命续航 云溪26岁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 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伴我成长——云溪区2025年“书香云溪”全民阅读暨版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
- 奋战100天·决胜旅发会 ⑪丨老人家门常开为哪般?老巷改造背后藏温情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