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位于玉池大山的汨罗弼时镇大龙山村,云雾缭绕。
午饭过后,想出去走走的王伯芝先去自家鸡圈转一转。3只肥兔,2只黑山羊,10多只土鸡,这是他和老伴今年的新希望。想到这儿,老两口乐呵呵。
王伯芝今年新养的兔子。
王伯芝患有腿疾,一家人因为易地搬迁等扶贫政策不久前脱了贫。为了不返贫,夫妻俩第一次养了这么多禽畜,虽说是头一遭,但对于这些产品的销路,他们很有信心。
王伯芝的自信有迹可循:邻居吴树初去年养了几十箱蜂,上千斤蜂蜜都卖出去了,增加了几万元收入。而这一切的改变,源于2017年村里启动了消费扶贫。
王伯芝老伴在照看他养的羊。
“以前,山里的村民想把优质农产品卖出去,却苦于找不到渠道;城里的消费者想买绿色纯天然农产品,又不知从何购买。”村级扶贫专干杨艳说,2017年,大龙山村启动了消费扶贫,搭起了“互联网+合作社+农户+网店”框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建立了大龙山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将村民自产的农产品上架,线上宣传推广,同时通过后盾单位购买、参加展销会等方式,让村民们的山货“走”出了大山。
依靠养蜂,吴树初一年可增加几万元收入。
2019年,大龙山村消费扶贫的销售额突破60万,户均增收1500元,其中30%来自岳阳市卫健委、岳阳市二医院、兴业银行、岳阳中学、汨罗市林业局这些后盾单位。
王伯芝、吴树初都曾是贫困户,这是他们易地搬迁的房子。
“大龙山村是省级贫困村,原有贫困户173户543人,在扶贫部门和后盾单位的努力下,未脱贫的4户今年将全部脱贫。”对于后盾单位的帮扶,杨艳心里充满了感激。
后盾帮扶单位走访村民,了解他们目前所拥有的农产品,为销售做前期准备。
如果帮扶单位走了,村里的消费扶贫如何持续保持生机?杨艳说,起初也有点担心。现在做了两年多的消费扶贫,心里有了底,要让项目跟着市场需求走!对于农产品的生产,他们会适当的引导农户,不要盲目扩大生产。比如,土鸡蛋需求量大,则生产量可以大些,但对于烟笋,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做成菜,市场需求也不大,可以引导村民少生产。2019年,各地都在建设美丽乡村,大龙山村瞄准市场所需,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生产篱笆,光篱笆销售额就达20万元。
电商平台上,热销的大龙山野生茶油。
“还要严把质量关。”山里人淳朴善良,但杨艳每次开会或者上户收购农产品时,还是会反复跟村民说,要保障产品质量,才能引得来新客,留得住回头客。
消费扶贫作为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不光是大龙山村,整个汨罗都在各行各业踊跃开展消费扶贫,2019年,全市消费扶贫总额超过1100万元。
(通讯员 翁正娇 周敏)
岳阳要闻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企业家沙龙江浙沪企业专场
- 聚焦现代石化产业,岳阳“引才专列”首次开进兰州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数智岳阳楼”惊艳亮相
- 岳阳市打造高水平“洞庭粮仓” 高质量推进全年728.5万亩粮食播种任务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文明机关
- 整治基层“微腐败” 提升群众“满意度”——岳阳楼区向群众身边风腐问题出招亮剑纪实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