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人未老
——平江退休税干艾继芳20年扶贫纪实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李慧君 龚茶林 张香贵
群山延绵,丽日当空,油桐树上花开如锦,树下落英缤纷。5月18日,平江县童市镇白花村。山路上迎面走来县税务局退休干部、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艾继芳。与记者同行的县税务局局长袁光辉,一句话概括了艾继芳的“小半生”:联点扶贫20年,辗转9个乡镇10个贫困村,退休3年之后,依然奔走在山乡扶贫路上。
白花村宏伟竹制品厂内,村民张不远卸竹,艾继芳赶紧跑过去帮忙,一边卸竹一边夸赞道:“楠竹,可是我们白花村的宝贝!”
2017年3月,艾继芳初到白花村。“那时,村里没有任何产业,没有集体经济,只有漫山遍野的楠竹。”艾继芳回忆道,“足足有7000亩。”
“这么多楠竹,为何不利用起来?”艾继芳带着扶贫队员唐喜华、李均安,和副局长黄明胜研究,牵线引进了昌海竹制品厂,还向局里争取了16万元经费,帮厂里安装了变压器。
“有了产业,村民的日子就好过了很多。”竹制品厂总经理夏昌海告诉记者,厂里向村民收购竹子,每吨480元。村民在厂里工作,把竹子制成筷子、凉席、竹炭等,每月能拿3000到6000元不等。
“住得很远的张不远,在厂里帮忙运竹子,去年到手了5万元呢!”艾继芳细数,“贫困户不仅脱贫了,还致富了。”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艾继芳说:“2017年5月,厂子还没成型,我却到退休年龄了。”
“那您今年63岁?”记者问。
“是的。”艾继芳笑呵呵地说。
留心端量艾继芳,满头青丝,竟无一根白发。记者好奇问道:“头发是染过的吗?”
“没有。”艾继芳斩钉截铁地说,“我父母也没有什么白头发。”
已经退休了,怎么还在驻村扶贫呢?
“他说要打好脱贫攻坚最后一仗,站好最后一班岗。”袁光辉说,其实老艾心里也犹豫过,毕竟年纪大了,谁不想在家含饴弄孙呢?但是村里人都舍不得他,纷纷挽留他,他就坚定地留下了。
艾继芳自己也说:“我从2000年开始扶贫,局里没人比我更有经验,所以我就撸起袖子,继续干!”
“第一年是在三墩乡聚龙村。我帮着他们修路、通电、建学校,村民凌听思和湛南根送了我一面锦旗呢。”20年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艾继芳记忆犹新,“10个村里,最远的还是长寿镇石田村。从县城过去有70多公里,骑摩托要花4个多小时。”
2017年6月30日,平江突降暴雨,白花村信号差,艾继芳联系不上村里人,寝食难安。次日清晨,他冒雨骑摩托,涉险进山,带领村民抗洪救灾。
救完灾后,他又马不停蹄赶回局里向局党委汇报,该局设法在村里建了3个移动通信基站。现在,村民上山砍竹子,手机都能有信号。村民曾炎炉感叹道:“不管发生什么,他都是冲到最前面的人。”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艾继芳乐呵道:“只要大多数人说我艾继芳是个好同志,我就心满意足了。”
“确实是个认真负责的好同志哩!”白花村村委委员苏的香说,“艾书记对贫困户安置很上心,常常带着老花眼镜研究到深夜。多亏有他,帮着村里争取政府资金,11户人家建了新房。他还一次次跑县异地搬迁办,让8户人家住上了县里的好房子。”
20年间,艾继芳骑坏了3辆摩托,被平江县政府记功7次、岳阳市政府嘉奖2次。
“平江有个艾继芳,天生一副热心肠!谁家倒了房,谁家丢了羊,谁家的小孩受了伤,都找艾继芳……” 白花村流传着一个“快板”,讴歌着他们心中的“好同志”。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回顾20年的扶贫生涯,艾继芳目光灼灼:“为村民办实事,我心里才踏实!”
岳阳要闻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企业家沙龙江浙沪企业专场
- 聚焦现代石化产业,岳阳“引才专列”首次开进兰州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数智岳阳楼”惊艳亮相
- 岳阳市打造高水平“洞庭粮仓” 高质量推进全年728.5万亩粮食播种任务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文明机关
- 整治基层“微腐败” 提升群众“满意度”——岳阳楼区向群众身边风腐问题出招亮剑纪实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