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藏古韵,茶香飘四方。清晨,沿着乡村公路前行,来到位于岳阳经开区西塘镇的洪山茶叶种植合作社,漫山遍野的茶树青翠欲滴,微风吹来,绿芽尖随风舞动,呈现出勃勃生机。
“这里是合作社的核心茶园基地,有近170亩的面积。我们基地的茶叶不打农药,不打除草剂,多年来一直坚持人工除草,真正实现有机绿色,无污染……”一边参观,社长徐绪举一边向笔者介绍。
洪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前身是2010成立的岳阳市黄金砖茶厂,于2018年注册为合作社。坐落在西塘镇大山腹地,境内环境优美,雨量充沛,土质肥沃,生态良好,具备生产高品质茶叶的条件。
近年来,合作社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多措并举,努力做大做强茶产业,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4月5日,天才微微亮,在洪山村,70岁的贫困户徐少初与家人结伴,踩着清晨的露水,上山采茶,争取能够多采摘点鲜茶叶。“我们把采摘下来的鲜叶交由合作社免费加工制成干茶,今年自家种植的3亩茶园采摘的春茶收益就有6000多元。”
“新鲜的茶叶必须当天加工,制作1公斤干茶需5斤鲜茶。工人分工有序,轮班制作。经过杀青、烘干、发酵、打包等工序,掌控好温度和技术,才能制成上好的茶叶。”徐绪举是土生土长的西塘人,与茶叶产业打交道多年的他对茶叶培植、采摘、加工、销售以及品牌的推广等有着丰富的经验。合作社成立后,在他的带领下,飞速发展。目前,现有社员61户,拥有大型茶叶加工机械和多条传统手工生产线,主产君山银针、北港毛尖两类高端茶叶和中低端的黑茶、红茶,年产1万余斤,年收益在600多万左右,带动了11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合作社发展了,当地村民是直接受益者。村民每年都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共享发展红利。
对有土地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付予租金;对有土地的村民,采取统一提供茶苗、肥料、技术的方式,鼓励其发展茶园并与其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茶叶;对于工作能力较强的贫困人口,采取吸纳为合作社员工的方式予以帮扶。
徐绪举在做大做强茶产业的同时,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号召,根据不同致贫原因,坚持分类帮扶,鼓励村民将荒芜的茶园进行复垦,带动贫困村民脱贫致富。
“去年,合作社帮助我复垦了2亩多老茶园,还免费提供茶苗和技术指导,经过培育后,明年茶园就可以产生收益了,今后的收入比之往年翻一番没有问题。”烈日下,52岁的贫困户徐香华正在为茶园除草,一株株茶树在他的悉心栽培下繁茂生长。徐香华家里一共4口人,妻子患有精神病,无劳动能力,两个小孩,一个读初中,一个读高中,全家仅依靠他务工为生,生活过得拮据艰苦。近年来,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徐香华依靠外出打零工和合作社茶园务工,一年固定有2万多的收入,一家人靠着合作社生活是越过越好。
下一步,合作社将改进茶叶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茶品质;同时扩大规模,最终向“茶旅文”融合发展,通过茶叶种植、观光旅游总体规划,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陈砂)
岳阳要闻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企业家沙龙江浙沪企业专场
- 聚焦现代石化产业,岳阳“引才专列”首次开进兰州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数智岳阳楼”惊艳亮相
- 岳阳市打造高水平“洞庭粮仓” 高质量推进全年728.5万亩粮食播种任务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文明机关
- 整治基层“微腐败” 提升群众“满意度”——岳阳楼区向群众身边风腐问题出招亮剑纪实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