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丰年
——贫困户李怡芳的脱贫“小九九”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6月16日,平江县福寿山镇百福村村民李怡芳忙着在自家地里摘西瓜。看着一个个圆滚滚的西瓜,掐算今年的收成情况,李怡芳脸上乐开了花。
李怡芳今年76岁,近两年先后做过两次手术,前后共花了20多万元;他老伴杨冬梅72岁,患有冠心病、糖尿病;儿子李德胜52岁,患有癫痫病,至今未婚。早先,他们一家三口人就住在附近的几间土坯房里艰难度日。
虽然日子过得并不尽如人意,但李怡芳从不悲观。他说:“与上个世纪70年代,跑上百公里到浏阳官渡担石灰相比,现在的生活算是很好的了。”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在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为新时期中国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从此全国开启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
南陌春风早,东邻曙色斜。2014年初春,一场让李怡芳始料未及的幸福,自和风细雨的窃窃私语中开始酝酿。
地方政府在进行精准识别时,根据李怡芳家的特殊情况,将他家定为精准扶贫户。“我们有手有脚,家里有田有地,不能什么事都依靠政府。”李怡芳说。当时,他是不太乐意的。在他看来,“被列为贫困户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
但是,老人毕竟到了古稀之年,妻子多病,儿子又指望不上,李怡芳最终还是同意列入兜底扶贫户。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经常去他家走访,嘘寒问暖,为他脱贫出点子、想办法。
“直到国家出了精准扶贫政策,我家的苦日子才算真正脱了窝。”李怡芳说,他家所在的地形资源适合搞养殖,从2017年开始,他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养了2头牛、8头猪、6只羊。除此之外,他还种植5亩多水稻。
2017年,李怡芳被评为平江县“十佳自立自强示范户”。
他跟记者摊开了他的脱贫“小九九”。这几年,他通过搞养殖每年可挣五六千元,通过外销余粮可增收4000多元,村上安排他儿子担任生态环保员,每年又有6000元的收入。“尽管辛苦一点,但常年有一到两万元的进项,吃穿用度就基本不愁了。”
2019年,平江县抽水蓄能项目选址于福寿山镇百福村,征拆范围涉及含李怡芳家所在的10个村民小组。征拆工作刚启动时,很多村民都难离故土。李怡芳第一个在征拆表上签了字。他说:“我们一个家庭都要搞建设,国家投这么多资金,到我们村上搞建设,征拆还有钱补,我们没理由不支持。”
李怡芳带头签了字,村民们也迅速效仿,镇村两级顺利完成4647亩土地征用,签订移民协议181份,拆除房屋181栋,迁移坟墓1100座,移民689人。
老屋拆除后,李怡芳临时租住在侄子家里,不方便搞养殖,他就开拓了一片荒地,种了一百多兜西瓜。他说:“手上有40多万的征拆款,等新房做好了,我家就可以搬到镇上去住。现在镇上在发展旅游业,我准备在街上做点小生意,相信未来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通讯员 彭世民 龚茶林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徐亚平
岳阳要闻
- 全力以赴实现年度任务目标 岳阳市环保重点工作调度会召开
- 李挚调研岳阳市中心医院新院建设及搬迁工作
- 李挚赴华容县、君山区调研
- 岳阳市召开“八一”座谈会
- 谢卫江主持召开八届岳阳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
- 最新!岳阳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名单
综合新闻
- 洋沙湖: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范本
- 岳阳粮田的丰收密码
- 98.6%水质优良率领跑中部!湖南生态“成绩单”藏着这些硬核数据
- 岳阳市农业农村局与华能岳阳电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秸秆掺烧打通“田间地头”与“能源工厂”
- 中马联合实验室到岳交流,共促杂交水稻技术发展
文明机关
- 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岳阳这个村为什么能?
- 书香浸润基层!《独立思考·李时平文集》捐赠仪式在岳阳县举行
- 一群好人 满城春风!汨罗市营造崇德向善之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 用爱为生命续航 云溪26岁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 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伴我成长——云溪区2025年“书香云溪”全民阅读暨版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