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断平江战未休
——记岳阳市人社局原驻平江扶贫工作队队员秦耀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童丹平 童康健
在岳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有这样一位转业干部。他历时7年,历经三任局长、转战三镇三村,用军人特有的退伍不褪色的责任、气质与担当,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冲锋陷阵。他就是平江县梅仙镇张韩村原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秦耀。
“想要我和爸爸亲,除非妈妈再生我一次!”秦耀的孩子说。8月2日,在秦耀家里,记者见到了他和他的家人。
“他呀,去驻村时孩子才3岁多,一去就是7年,也难怪孩子跟他不亲。孩子在哪个班,啥时候开了家长会,学习怎么样,报了什么特长班,他一概不知。”提起丈夫,秦耀妻子言语里几多嗔怪,几多骄傲,“但你要问村里贫困户的小孩有多大了,在哪读书,学习怎么样,他门儿清!”
在妻子娓娓叙述中,往事徐徐而来——
毅然的选择:舍小家顾大家
1999年12月,秦耀光荣入伍,在部队一干就是11年,中途没回过几次家。即使妻子生病住院、怀孕生子,他也没能陪伴左右。生活的重担,几乎全压在妻子一个人肩上。
对家里,秦耀自知亏欠太多。原想着转业了,告别了枕戈待旦的日子,可以挑过家庭重担,让疲惫的妻子喘一口气。
2013年2月,局长殷道春找到他说:“局里决定派你到平江去驻村扶贫,有没有问题?”“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回到家中,想起年老体弱的4位老人和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秦耀却不知如何向妻子开口。“你去吧,在那里安心工作,家里有我。”妻子无意中知道后,对他说,“我们都是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的道理我懂。再说,这么些年我也习惯了。”
妻子的话很轻,但他知道,妻子把一肚子委屈摁在了心里。
没跟组织提任何要求,他一头扎进了村里。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他是浯口镇四合村驻村扶贫队队员。四合村脱贫后,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他转战加义镇横许村。横许村脱贫后,2017年3月8日,他进驻第三个村,成为梅仙镇张韩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张韩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由两条长垅组成。因环境差、基础薄、产业弱、就业少、老龄多、教育发展落后,是该县的深度贫困村之一。
村里稻田少,人平耕地仅0.3亩,水利工程因年久失修基本无法使用,很多“望天田”收成靠天。年轻的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年人),而外出打工有的却因种种原因,并不能给家里寄多少钱,倒是错失了家里的“阳春”。
悉心听取秦耀的汇报后,市人社局新任局长尹家辉言辞恳切地说:“精准扶贫要扶到点上!精准脱贫决战决胜,局里全力支持,希望你全力以赴,让张韩村的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实现同步小康。”
悄然的创举:开办暑期托管班
带着党组的嘱托,秦耀进村后,一心扑在工作上,有时半个月难得回一次家。不知不觉,孩子已由呀呀学语的幼童进了小学,由于长时间的缺位,孩子对爸爸感情疏离。
“您小孩是几年级的?他是学什么的?在哪间教室?”岳阳市一家特长培训机构里,门卫曾经接待了一名特别的家长。家长一问三不知,摇头时自己都尴尬地红了脸。
门卫拦着不让进,也不再搭理他。家长这才急了,赶紧电话联系妻子,妻子再联系老师。如此一番折腾,一节课已经过去了大半时间。这位爸爸,就是秦耀。
张韩村的孩子,却牢牢装在他心里。2019年7月10日,该村老学校,校舍修整一新。扶贫工作队办的暑期托管班开班了,孩子们兴高采烈在里面学习,做游戏。
在村里办暑期托管班,这一想法是村党支书罗救生提出来的。村里总计13个村民小组,有6组靠河边,孩子放假了,家长却没有时间照顾他们。时常有小孩子溜下水玩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要是有那么一个地方,能够安放这些孩子,释放他们的精力,还能够学点知识啥的,就再好不过了。”他对秦耀说。
“正有此意!”秦耀说,“把孩子的问题解决了,家长才能放心大胆去发家致富,这正是我们扶贫工作队要做的事啊!”
说干就干,工作队马上对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并拿出5万元钱,修整教室、厨房,请来老师和厨师。该村孩子们的暑假一下子就有了着落。
“工作队给村里做了实实在在的好事啊!我们当家长的没有后顾之忧,挣钱也安心啊!”村民们开心地将孩子送到这里,然后放心地去干活了。
秦耀急群众之急,解群众之难,却顾不上自己的身体。有一天晚上,妻子打电话给秦耀,一直没接通。她心里闪过一丝不安,将电话打到其他队员那才得知,秦耀在村里晕倒,此刻正在平江县人民医院治疗。
“秦耀晕倒前,呕吐不止,眼睛红红的,全身上下都是红疹。”罗救生说,“好吓人呢!他自己却不当回事,在医院还一边打着吊针,一边工作。”
老母亲心疼儿子,有时候难免有些微词。秦耀也就笑笑,转身又回村里去了。渐渐地,老母亲也习惯了。儿子耳濡目染,慢慢也接受了,知道爸爸在做一项伟大的工作。
断然的气概:一人都不能落下
“我家秦耀去扶贫,家里是人也见不着,钱也见不着,全都去扶贫了。”妻子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不止如此,还有一台车,跟着他扶贫跑了好多地方,最后光荣‘牺牲’在路上。”
2017年6月30日,特大暴雨袭击平江。秦耀接到村民打来的电话,老凌(有如)家的房子后面山体崩塌,房子有两面墙倒了。他二话没说,发车就往老凌家赶。幸亏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及时赶到,老凌家不止是墙倒了,连楼梯都垮了。要命的是,80多岁的老父亲还困在二楼下不来。
眼下,当务之急是救出大爷,撤离那栋房子。秦耀从卫生间的窗户爬到二楼,先把大爷背下来,众人齐心协力,终于成功救出了大爷。准备撤到山下安全的地方安置下来。
从山上到山下,约有1公里左右的低洼地带。雨下的太大,来时水才漫过道路;回去时,道路已经完全被淹了。秦耀的车欲强行通过,结果,车在水里熄了火。
责任扛在肩上,使命放在心间。工作队的努力换来了好收成,至2019年12月,全村建档立卡户105户396人,已脱贫103户390人。目前已全部脱贫。县、镇、村安置易地搬迁26户88人,其中县镇安置13户、村级安置13户。村内单户新建和修缮加固共55户136人,安全住房全部得到保障。村里到组公路全部硬化,而且有6.2公里已拓宽。主干道公路安装了路灯。几年来,修整山塘水库8口,新修生产便道1800m,整修堰坝18座,新修水渠2500m,水利建设遍布全村,2017年抢修水毁塌方1200余立方。
2018年12月,张韩村退出贫困村序列。
2020年元月,南湖新区建设急需补充力量,因工作能力出色,市委驻村办推荐秦耀到南湖新区住建局。他又一次踏上了新征程。
那您现在还有参与扶贫工作吗?秦耀搔搔头,说:“有,我在平江7年,对那块红色热土有了深厚的感情。现在和村里也经常联系,如果有机会,我会帮村里争取资金支持。”
在中国,秦耀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个。在部队,他们手握钢枪,闻令而动,雷霆风雨;退役后,他们转战脱贫攻坚“战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往无前……
临别前,记者问孩子:“支持爸爸的工作吗?”孩子毫不犹豫地说:“支持!我想让爸爸妈妈少给我买一点衣服、裤子和玩具,把省下来的钱捐给贫困户的孩子,怎么样?”
岳阳要闻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企业家沙龙江浙沪企业专场
- 聚焦现代石化产业,岳阳“引才专列”首次开进兰州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数智岳阳楼”惊艳亮相
- 岳阳市打造高水平“洞庭粮仓” 高质量推进全年728.5万亩粮食播种任务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文明机关
- 整治基层“微腐败” 提升群众“满意度”——岳阳楼区向群众身边风腐问题出招亮剑纪实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