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有块古梯田
——平江县虹桥镇脱贫攻坚见闻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何梦君 通讯员 周真友
“我家里以前靠种几亩田维持生活,现在我在这合作社参与梯田开垦、播种、插秧,每月差不多可以拿到2000块钱,收入比以前高多了。”8月31日清晨,平江县虹桥镇云上古梯田合作社内,50多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厚德扛着锄头准备往梯田赶。据悉,今年虹桥镇依托幕阜新村地理优势,对接致富带头人,成立了云上古梯田合作社,“盘活”了荒芜近20年的梯田,带领不少村民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云上古梯田横跨虹桥镇幕阜新村、天岳关村,面积达3000余亩,海拔跨度600—1000多米,垂直高度达400余米,共300余层。传闻其始垦于宋代、成形于明朝,距今有近800年历史,因它周围群山叠翠,雨后云雾环绕,犹如仙境,故称“云上古梯田”。20年前当地村民以种植梯田为生,后由于梯田生产效率低、自然灾害影响大、青壮年外出务工等原因,大片的梯田逐步荒芜。
幕阜新村处于幕阜山南侧腹地,交通闭塞,属贫困村,贫困人口较多。2019年,虹桥镇镇长戴气宇走访贫困户时,发现这片景致独特的自然风光,意识到其有开发价值。“怎么盘活这古梯田,让当地村民因此受益呢?”戴气宇和幕阜新村党支部书记徐俊华商量,两人找来了当地“致富带头人”胡海燕,胡海燕来到梯田处,被其景致震撼,立即与幕阜新村村民委员会签订协议,成立合作社,开始盘活这块“致富田”。
层层叠叠的梯田荒芜将近20年,沟渠淤堵,田地里杂草丛生,复耕难度不小。但这没难倒胡海燕,他雇佣当地20户贫困户,使用小型挖机清灌木、修沟渠,人耕牛犁,播种插秧,历经40多天,300亩错落有致、浅绿覆盖的梯田便呈现在眼前。“我的8亩梯田都流转给了合作社。”老汉陈厚德告诉记者。据胡海燕介绍,梯田合作社成立以后,附近有30户建档立卡户流转了荒芜的梯田给合作社,今年一共流转了300亩,合作社给予贫困户每年每亩200元。
漆浑金是幕阜新村建档立卡户,年近70的他和体弱多病的老伴居住在梯田附近,合作社了解到其经济困难又善于种田,今年5月份便聘用了他。“没想到我这种年老体弱的人还能在家门口就业,我每天在田间转四、五趟,看看田间水位,施点农家肥。”漆浑金说。据悉,合作社雇请贫困户参与梯田的复垦、耕种、日常管理,参与的贫困户每户每年均用工40天,综合可增加收入约8000元。
古梯田耕种环境好,收益立竿见影。“我在这梯田里全部种上了优质品种,用幕阜山的山泉水灌溉,不施化肥,用环保科学的方式驱除害虫,再加上这里空气等环境好,种出来的都是高端大米,早就有长沙的老板听闻了联系我要买,能卖50元一斤呢!”胡海燕站在绿油油的梯田前,笑容满面。
征程正未有穷期,不待扬鞭自奋蹄。虹桥镇党委书记周李告诉记者:“我们正在谋划对接旅游开发公司,计划打造‘梯田之乡’,打算结合天岳雄关、平江道教发源地紫清观等景点,把云上古梯田打造成集观光、餐饮、避暑为一体的田园风光体验佳地,以此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让村民们富裕起来。”他说,云上古梯田合作社明年预计可实现土地流转1000亩,“古”梯田将进一步焕发“新”的致富生机。
岳阳要闻
- 双向奔赴建功业!岳阳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
- 李挚到湘阴县开展“七一”走访慰问并为基层党支部讲党课
- 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 开放岳阳拥抱世界
- 民建商贤聚巴陵⑦|这座棉纺名城有了新身份!
- 谢卫江在华容县、君山区调研
- 岳阳市新时代农民实践馆揭牌
综合新闻
- 致敬榜样 凝聚“三农”力量 岳阳市农业农村局召开“七一”表彰大会
- 周末岳阳市仍有阵性降雨 6月30日后转晴热高温
- “江湖不远 岳阳很近”
- 岳阳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6月20日至24日岳阳市有持续性较强降水天气过程
文明机关
- 书香浸润基层!《独立思考·李时平文集》捐赠仪式在岳阳县举行
- 一群好人 满城春风!汨罗市营造崇德向善之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 用爱为生命续航 云溪26岁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 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伴我成长——云溪区2025年“书香云溪”全民阅读暨版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
- 奋战100天·决胜旅发会 ⑪丨老人家门常开为哪般?老巷改造背后藏温情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