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远门,不用风吹日晒,在家门口就能有份稳定的收入,还能照看小学在读的女儿,对于汨罗市川山坪镇玉池山村村民黄银波来说,“家门口上班”放在之前不敢想象。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在脱贫攻坚行动中,玉池山村立足自身特色,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5个,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脱贫致富。2020年,溪堂制衣扶贫车间开到了村上,黄银波成为第一批工人。
产业进村增收入
▲黄桂林在果园内清理杂草
有“三山十洞八平湖”之称的玉池大山,珍宝荟萃,野茶、蜂蜜、竹林等都是来自大山的馈赠。2017年,从玉池山村走出的黄素萍夫妇回到家乡,因地制宜建设竹林生态旅游公司,流转土地山林1700亩,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旅游。
公司的成立解决了许多贫困户的营生问题,坪上组村民黄桂林就是其中一个。儿子还未出生,黄桂林就身患脑梗,瘫痪在床8年。后来,身体虽有所好转,但右腿使不上力,加上肺气肿,他基本丧失干重活的能力。妻子不离不弃,将孩子拉扯长大。家里土砖房受泥石流影响,垮掉一边,因无力维修,一家人只得继续居住。
2017年,因为易地搬迁扶贫政策,一家人住上了三室两厅的新房。新房紧靠竹林公司,黄桂林在公司打份零工,打理果树,照看鱼塘,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保障了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竹林生态旅游公司是玉池山村5个专业合作社之一,对玉池山村贫困户采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技能帮扶、教育帮扶等多种措施助力脱贫。2018年初,公司与该村17户易地搬迁贫困户签订了《易地扶贫搬迁户产业扶贫委托帮扶协议书》,承诺帮扶5年,每年确保人均收入达3000元。
依托自然优势,玉池山村还有茶叶种植、土鸡养殖、栀子花等5个扶贫产业专业合作社。从2018年开始,共投入产业伏资金119.6万元,实施委托模式,对接帮扶贫困户32户92人,人均每年增收3000元,累计发放小额信贷78万元,支持帮扶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资金缺口的问题,惠及贫困户21户75人。
路通景美乐乡亲
▲玉池山村盘上公路
玉池山村曾是省级贫困村,村域面积18平方千米,林地面积17100亩,耕地面积仅为林地面积十分之一。“原来的玉池山村有多穷?通山的路是几十年前修的水泥路,很多村民进出靠步行;一到冰冻天气山上就停电,还有季节性缺水的问题。”党总支书记陈素辉说。
2018年,汨罗市委办和市民政局成为玉池山村主要帮扶单位。在帮扶单位帮助下,近三年来,玉池山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对村主干道、村部连接线、与外村连接线、通组道路等进行硬化,并对玉池山旅游公路(村主干道)进行“白改黑”提质改造。在此之前,玉池山村还投入资金近100万元,通过接通自来水、打井、等方式,让全村所有的贫困户有效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
如今,利用无人机从空中俯瞰玉池大山,可以看到蜿蜒的盘山公路穿过生机勃勃的万亩竹林,构成一幅美丽图画。
几年来,玉池山村不仅大力增强村里的基础设施,还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成立美丽乡村协会、红白理事会,建立常态化保洁制度;投入20万元,对村主干道沿线及江湾死角进行整治,并购买垃圾压缩车,发放垃圾桶到户,做到垃圾收集日清日结;拆除空心房1.3万余平方米,对原地基进行栽树植绿;打造玉明卢大屋、玉麓竹山屋两个秀美屋场……
路通了,景美了,游客纷至沓来。34岁的村民熊锋10年前一退伍便外出打工,养家糊口。眼看着家乡越来越美,熊锋选择回到玉池大山,把旧房子改造成农家乐,带着妻子孩子,迎接八方游客。
为了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道路联通”,一条玉池山村望塔至达摩岭村的通村公路正在规划建设中。
(通讯员 翁正娇 姚望 任效)
岳阳要闻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企业家沙龙江浙沪企业专场
- 聚焦现代石化产业,岳阳“引才专列”首次开进兰州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数智岳阳楼”惊艳亮相
- 岳阳市打造高水平“洞庭粮仓” 高质量推进全年728.5万亩粮食播种任务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文明机关
- 整治基层“微腐败” 提升群众“满意度”——岳阳楼区向群众身边风腐问题出招亮剑纪实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