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徐亚平
见习记者 周磊
秋风习习,稻谷飘香。9月9日一大早,平江县长寿镇花园村贫困户方计年便来到田间,给6亩水稻田放水灌溉。拉开“闸门”,汩汩山塘水经修砌好的水渠流出,清澈见底,汇入稻田。方计年看着已及胸部的稻穗,笑开了花:“是个丰收年!但以前要灌溉,可没这么一帆风顺。”
花园村年轻人外出务工多,留守老人守着一亩三分地,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由于年久失修,水渠经常“漏水”,水源山塘的蓄水能力也较差。“以前如果连晴十几天,就没水灌溉了。”方计年说,水源不足,稻谷大多干瘪,产量上不来。
要解决,可没资金!村党支部书记方奎平焦急不已,平江县贸促会、县妇联驻村帮扶工作队时任队长李和平、队员范桂平毅然领下任务。两人分别向后盾单位汇报情况,并争取村民支持;又向县农业部门申请专项资金支持。
2018年10月,拿着多方筹来的140万元,李和平、方奎平、范桂平带领村民陆续硬化1万多米水渠,挖深、挖大、加固了10余口山塘,保障灌溉水源充足。
“现在天晴一个月也不怕,今年估计能产4000多公斤稻谷。”方计年乐呵呵地估算着产量,又指着一侧的水泥路说,“机耕路修好了,收割也不用愁。妻子、儿子都在外务工,家庭年收入超10万元。”方计年摘掉了贫困帽。
花园村地下水含矾,容易带来结石等疾病。“大家要到1公里外的叶塘挑水喝。”方奎平深知,饮水问题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基本生活。
村支两委与工作队商量后,决定申请接入平江县黄金洞水库中部引水工程。“当时心里也没底,怕钱不够。”方奎平初步估计,需要资金140万元。
争取各方支持和村民自筹120万元,还不够,怎么办?方奎平决定“剑走偏锋”。他找到承包工程的施工队,摆事实,讲感情,希望获得支持。“本来没抱什么希望,没想到施工队答应支持13万元。”方奎平欣喜若狂。2017年10月,工程动工建设。
2018年初,自来水进村入户,成了春节期间人们津津乐道的大喜事。村医方足辉喜笑颜开:“这下,结石病人会少很多!”
依托绵绵不绝的水资源,高标准稻田建起来了,柑橘园建起来了,平益高速长寿互通口也在这里“落户”。如今,花园村早已脱贫摘帽,踏上了奔小康的路。
岳阳要闻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企业家沙龙江浙沪企业专场
- 聚焦现代石化产业,岳阳“引才专列”首次开进兰州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数智岳阳楼”惊艳亮相
- 岳阳市打造高水平“洞庭粮仓” 高质量推进全年728.5万亩粮食播种任务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文明机关
- 整治基层“微腐败” 提升群众“满意度”——岳阳楼区向群众身边风腐问题出招亮剑纪实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