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寒风瑟瑟,冬雨绵绵。走进岳阳市君山区良心堡镇福星村,扶贫基地大棚内却绿意盎然,各种反季节蔬菜长势喜人,现在辣椒行情看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宁德仁正在忙着采摘辣椒,穿行在青翠欲滴的辣椒地里,宁德仁心里美滋滋的。
55岁的宁德仁在村里是个能干的人,原本有个幸福的家,2016年妻子身患癌症,花光了家中积蓄,卖掉了家中的房子,最后是竹篮打水人财两空,宁德仁一度对生活丧失了信心。
转变出现在去年初春,在区农业局、扶贫办和镇政府大力支持下,福星村筹资50余万元搭建钢架大棚28个,免费提供给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发展蔬菜产业,通过村扶贫工作队上门做工作,宁德仁发家致富的心终于苏醒了,他第一个申请了3个大棚,决定甩开膀子干一场。
“再不好好干,真对不住工作队的恩人哦!”
缺技术,工作队把“土专家”请到了他田间;缺资金,工作队免费把化肥送去了他地头;蔬菜上市,工作队提前联系了公司及电商销售平台……宁德仁一边把辣椒装袋一边动情地说,“我只负责出把力气,就能在家门口赚钱,到哪儿找这么好的事哟”。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宁德仁去年三个大棚纯收入3万多元,一举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而今年,随着技术的成熟,预计至少要比去年增收一万多元,久违的微笑又回到了宁德仁的脸上。
“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福星村是全区有名的省级贫困村,全村共有贫困户67户168人,扶贫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村支两委在镇党委政府及扶贫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大刀阔斧头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大力发展扶贫大棚基地建设,为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提供新型的经济作物种植平台,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创造就业平台,从政策、技术、资金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实施全程帮扶,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摆脱传统的低效益农作物的束缚。
“现在,我们在基地里做事每天能赚150元,每月能轮到10天,既保证赚到了每月的基本开支,又有充足的时间打理自家的农活。”正在中科容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里做事的贫困户邹立红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和伙伴们有说有笑,往日生活的愁云早已不见踪影。
为让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户户有就业,今年良心堡镇政府又筹资80万资金为福星村新建了8个高标准大棚,引进中科容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红松菇种植、加工、销售企业龙头,采取“公司+贫困户”、“产业+贫困户”把全村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每月分三批到大棚轮流务工,人均月收入近1500元,同时鼓励贫困户学习种植技术小规模试种,真正让扶贫大棚高标准帮扶,确保贫困户实现“产业+就业”全覆盖。
目前,福星村产业扶贫基地初具规模,面积达67亩,主要种植草莓、红松菇、花草苗木、辣椒、白菜苔等十余个品种的高效作物,通过提供就业岗位、生产资料、技术培训、销售门路等一条龙服务,全村有贫困户6户21人参与大棚种植,当起了“小老板”,51户118人走进公司基地,捧上了“铁饭碗”。村里还结合“良心堡油菜花节”,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良好平台,预计每个大棚年平均产值可达4.3万元,人年均增收6000元左右。
(袁君辉 陈彤)
岳阳要闻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企业家沙龙江浙沪企业专场
- 聚焦现代石化产业,岳阳“引才专列”首次开进兰州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数智岳阳楼”惊艳亮相
- 岳阳市打造高水平“洞庭粮仓” 高质量推进全年728.5万亩粮食播种任务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文明机关
- 整治基层“微腐败” 提升群众“满意度”——岳阳楼区向群众身边风腐问题出招亮剑纪实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