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民而生
――最美扶贫人物代表:真心为民的余岳生
华声在线岳阳分站10月13日讯(张娟玲 陈雪梅)古人有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而57岁的余岳生却愿意做个“书生”,做个为民而生的“书生”,2016年,从事民政局工作40多年的余岳生成为岳阳市民政局救助科长的同时,接任扶贫工作,短短一年,成为了群众和同事眼中的最美扶贫人。
在其位,谋其政
余岳生深知,想要为老百姓办实事,结合民政工作职能和岳阳市实际情况制作精准的扶贫方案有多么重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四大会战”中“脱贫攻坚大会战”的要求,他主动拟写出台了《岳阳市民政局2017年行业扶贫工作方案》、《岳阳市民政局2017年兜底保障脱贫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岳阳市民政局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工作方案》和《岳阳市兜底脱贫对象认定工作清理整改督查方案》等一系列方案要求,作为全市民政系统行业扶贫的工作指南。这些指南除了符合中央、湖南省下发的扶贫方针政策外,更重要的是要贴合岳阳市的实际情况。为了替岳阳市贫困人口多争红利,余岳生想方设法与相关部门协商,将全市农村低保标准从2016年的月人均220元提高到2017年的月人均260元,年人均低保标准达到3120元,超过了3026元的国家扶贫标准,实现岳阳市农村低保标准和国家扶贫标准“两线融合”的目标任务。
务实作为,把好兜底脱贫关
“按理说,我们民政局在社会救助方面主要帮扶的对象和贫困对象是重合的,但是二者还是有区别,社会救助对象多为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人,而贫困对象又根据收入条件分为为几类,也就是说,贫困对象不一定满足我们的救助标准,低保和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清理整顿工作也更细致。”余岳生认真地对记者介绍精准识贫情况,“截至2017年8月底,我们通过清理整顿,全市共精准认定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7424户17752人,较2016年底减少2376户6650人。对兜底脱贫对象均按农村低保标准实行了全额保障,共发放兜底保障资金3501万元。”
政策巧不如落实好
提起扶贫工作中对特困人员的救助工作,余岳生直呼不够,“特困人员救助标准包括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两部分,一般基本生活标准原则上不应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岳阳市特困人员2017年的基本生活标准定为城市年人均6864元,农村年人均4056元。而照料护理标准费用按照全护理、半护理、全自理分为三挡,不低于当地上年度最低工资标准的1/3、1/6、1/10。去年岳阳市最低工资标准为月1250元,按比例计算,全护理人员年均护理费1500元,半护理人员年均护理费2496元,全自理人员年均护理费4992元。这些救助费用对于特困人员来说,杯水车薪。”每每出去参与巡查工作,余岳生都不忘关注当地特困人员的实际补助情况。
“只要为贫困群众搞好工作,我就心满意足啦”
“扶贫搞社会救助,其实就是二次分配社会财富,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从大的方面说,扶贫是维护社会稳定,而从小的方面说,做好扶贫工作,能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我就心满意足啦!你看那些特困家庭,有的一家三口人,两口子都有重病,生活来源都有问题,我和他们对比,很满足。”当被问及扶贫工作的感受时,余岳生这样回答。
记者留意到,上午半个小时内,余岳生的电话响了六次,都是过来咨询详细扶贫政策的,余岳生操着一口方言尽可能详细地为他们答疑解惑。针对扶贫工作,余岳生不仅拿得出政策,做得出成效,更令人动容的是那份为民而生的真心。
岳阳要闻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企业家沙龙江浙沪企业专场
- 聚焦现代石化产业,岳阳“引才专列”首次开进兰州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数智岳阳楼”惊艳亮相
- 岳阳市打造高水平“洞庭粮仓” 高质量推进全年728.5万亩粮食播种任务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文明机关
- 整治基层“微腐败” 提升群众“满意度”——岳阳楼区向群众身边风腐问题出招亮剑纪实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