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 幸福满城
——写在我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之际
2月2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市委书记、市文明委主任卿渐伟代表岳阳,从中央领导人手中接过所有岳阳人梦寐以求的一块奖牌,古城巴陵,从此跨入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列。
文明花开,幸福满城。为拥有这张最闪亮的城市名片,岳阳人民众志成城,历经十六年长跑,矢志不移,终于梦圆。
十六年磨一剑,光闪闪的奖牌背后,铸着多少汗水,刻着多少风采?
这一刻,再也没有哪一座奖杯,如此令岳阳人民心潮澎湃……
矢志不移扛住的一杆大旗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城市综合性的最高荣誉,是城市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被誉为当今国内最有价值的城市品牌。
岳阳的创建之路,笃定而坚决。
自1999年踏上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征途至今,从张昌平到卿渐伟,五任市委书记扛住这杆创建大旗,16年接力,锲而不舍,矢志不移。
回眸创建日志,没有哪一个场景,如此深刻地定格在市民心间:
时任岳阳市委书记易炼红在创建动员会上提出: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张城市名片来打造,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推进,作为一项共同责任来承担!
继任市委书记黄兰香反复动员、强调:抓文明城市创建就是促发展、强基础、惠民生、促和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终极目的,就是增强城市发展承载力和竞争力,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
在16年创建征途中,我市先后三次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但始终与奖牌擦肩而过。
历经数次文明大考的洗礼,在扼腕叹息的同时,我市递出的城市“名片”上,已赫然印着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这足以让全市人民感到无比荣耀。
但,荣誉纷至沓来,并没有阻碍我市追求文明的脚步,城市文明的理想,始终如火般燃烧在每个市民的胸中。
2013年,市委书记卿渐伟掷地有声:我深知文明城市创建的艰难,但摘取全国文明城市这顶桂冠,是市委市政府既定的目标,我的责任就是抓好落实!
2014年,市长盛荣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岳阳将继续加大文明创建力度,完善城市功能,创新城市管理,彰显城市魅力。”
信念之火,再度熊熊点燃。
从市区到农村,从社区楼栋到大街小巷,从厂矿企业到机关单位,从普通市民到领导干部,全市人民以“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勇气和决心,冲刺全国文明城市。
又是一个两年,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追求中总结经验,在探索中发起冲刺,春夏秋冬,风雨无阻,两载奋斗,文明梦圆。
万众一心大写的一部史诗
问鼎全国文明城市桂冠,竞争之激烈,创建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创建文明城市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责任人,人人都是受益者。举全市之力,融全民之智,是文明创建的必然选择。
从机关到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皆以主人翁姿态,成为文明与爱心的传递者、倡导者;岳阳人民,以全国文明城市为基石,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凝成一股绳,上演了一曲恢弘的大合唱,写就了一部城市的文明史诗。
不会忘却:创建伊始,市委、市政府就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顾问、市长任组长的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负责抓、专业班子专门抓的工作机制,全市上下一盘棋,市县联动,部门联动,以城区带农村,以机关带社区,全民参与,携手齐创文明城市,同心共建美好家园。16年如一日,从不更改。
不会忘却:2010年5月起,市文明办委托国家统计局岳阳调查队,每月对各区和各职能部门进行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测评讲评会上当场兑现奖优罚劣,其敢于揭短,直面问题的作风和勇气令全市各单位部门为之震肃。
不会忘却:1200多个帮扶单位,500多名联点领导,1700多名蹲点干部,开进11个县市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
不会忘却:全市各单位部门、街道和社区基层干部等,发扬“5+2”、“白加黑”的连续作战精神,始终坚守在工作第一线,奋战在创建最前沿;环卫工人顶严寒、冒酷暑,用手中的扫帚维护着城市的文明;交通劝导员每天坚守在川流不息的城市路口,用口哨和红旗引导着城市的文明。
不会忘却:有岳阳名嘴之誉的邹震江教授等,300多名义务宣讲员深入机关和社区,普及文明礼仪;《岳阳市民文明公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读本》、公益广告和宣传画册等,悄然走进城市的每个角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更不会忘却:10万市民签名“告别陋习,做文明市民”的庄严承诺,朱再保、李国武、徐剑、刘雄辉等先进道德模范的身影;以及清风义工、多背一公斤等12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100万名志愿者在助学、助残、敬老、救灾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默默服务,用行动诠释城市的文明内涵。
……
摘得桂冠,幸福你、我、他;文明创建,有你、有我、也有他。
文明融入民生的一大礼包
民生,始终是岳阳冲刺全国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岳阳文明创建,所有的决策,只为让岳阳人民的生活环境更优美,交通更顺畅,设施更完善,生活更幸福。
事实胜于雄辩,从市委、市政府一项项实事工程的推进中,岳阳人民真正读懂了文明创建的内涵:
我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杨成章、刘仲英等8381户“零就业”家庭彻底摆脱困境。
岳阳是湖南省实施住房保障工作历史最早、保障性住房建成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2008年起,我市在中心城区新建经济适用房(含货币补贴)7516套,新建公共租赁住房5048套,完成棚户改造22537户,全市完成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155455套 (户),住房保障工作连续5年获评全省乃至全国先进。
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特困家庭大病医疗慈善救助基金,特困大病患者从此不再孤立无援,罗新兰等4000多名特困大病患者得到救助。
2013年5月,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启动《百条街巷改造惠民行动实施方案》,当年完成小街巷改造206条,并顺应民意,迅速出台小街巷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城区千条街道提质改造,工程涉及路面、下水道、绿化、文化休闲广场、停车坪、公厕、垃圾清运等建设内容,城区数百条小街巷“旧貌”改“新颜”。
在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浪潮中,我市绕开“经济提速,环境遭殃”的悖论,生态诉求始终一路相随,通过持续推进重点排污企业“退二进三”工作,全市大气污染物年均削减2%,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85%以上。2014年,市长盛荣华郑重宣告,岳阳是一座可以深呼吸的城市,这既是市委市政府向外界庄重的宣言,也是全市人民的担子和不懈的追求。
从住到行,从空气到绿地,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年复一年,民本民生步步改善,市民深切体会到文明创建的真正内涵。
陶醉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千亩湖旅游走廊,外地游客发出“都市何处寻此景”的感叹;中心城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23平米,岳阳人民在移步换景中惬意深呼吸;“岳州大舞台”、“外来务工者之歌”、“社区万家乐”、“南湖广场文化活动”等一系列群众性文化休闲活动品牌的打造,市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不缺。“生活在岳阳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感和归宿感,已常常引起岳阳人民的共鸣。2014年,岳阳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具文化软实力城市”之一,是全国唯一同获两项殊荣的地级城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惠及群众”,岳阳将文明融入民生,升华了城市文明的意义,赋予了文明城市更为生动的内容。
推动跨越发展的一个载体
我市文明创建,始终与市民幸福感增强步履相随,与城市发展脉搏一起跳动。
历经16年文明创建,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和软实力,其丰硕成果,逐步转化成助推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2014年,据市统计局公布,初步预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6亿元,增长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6.3亿元,比上年略有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23310元和11120元,分别增长10%和12%。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在294个城市中,岳阳综合竞争力列第74位,综合竞争力居中部非省会城市第四。
岳阳经济社会的突飞猛进,离不开文明创建的汗马功劳,这一事实,除了岳阳市民,外地客商同样感受深切。文明创建已成为我市招商引资的重量级砝码,便是有力佐证。
还记得,2011年7月5日,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在这一天便签约8个新项目,不到两年,就有42个大项目在这里“扎堆”进驻。究其原因,宇业集团董事长周旭洲曾一语道破:“岳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变得愈发美丽宜居。我们到美丽的城市投资兴业,很放心、很开心、有信心。”
通过文明创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2014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8∶54.1∶35.1,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7%,提高0.3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占GDP比重62%,提高0.9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下降6%,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超额完成省定任务,空气质量优良率在全省6个重点监控城市中排第一。连续11年获评《福布斯》中文版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十六年磨一剑,历尽风雨,终见彩虹。
问鼎桂冠,既是崇高荣誉,更是无声鞭策。
而岳阳人民文明创建爆发的坚韧和凝聚力,已升华成岳阳的文明精神,其目光锁定的,已远不止这次城市的名片。
这种文明精神,将紧随建设岳阳、发展岳阳的时代步伐,越迈越远,越迈越坚定,永不止步。 本报记者 王 金
(责编 唐让其)
岳阳要闻
- 李挚赴君山区督导调研省旅发大会项目建设和春耕生产等工作
- 李挚主持召开省旅发大会项目建设调度会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 刚刚!岳阳携手荆州成立就业联盟
- “岳马”奔腾!两万跑友逐梦大美江湖
文明机关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 临湘30名“逆风宝贝”趣味过周末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