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雨水节气之后,天气变暖,草木萌动,行走在平江大地,各地农户们抢农时忙生产
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用辛勤劳动绘制出一幅幅春耕农忙图。
2月24日,难得的大晴天。伍市镇的种粮大户赵寿光奔波在育秧大棚和田间地头,忙得汗流浃背。清棚、翻耕、新建大棚……赵寿光和工人们抢抓春时备春耕,“目前工厂化集中育秧大棚的清棚翻耕已经完成了。3月初,有近10吨早稻种子在我这里浸种催芽,要早点做准备,农时不能耽误。”
赵寿光去年种植早稻2400多亩。今年,他早早开始谋划,积极备耕,在他的心里,已经排好了农时的日程表和“作战图”:3月底前,将完成60亩大棚秧田的整备铺盘,目前两台机械正在不停运转;4月初,通过新技术的试验加上工厂化育秧,可开始移盘插种,加上传统育秧,今年合作社计划插抛种大田面积10000亩左右;4月20日前后,实现早稻种植基本全部完成;4月28日前,早稻种植社会化服务基本全部完成。”
▲2月24日,寿光合作社工人在育秧大棚清棚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耕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也是关键一仗。进入春耕备耕的繁忙时节,不难发现,像赵寿光这样信心更坚定、底气更足的种粮大户,平江已经越来越多了。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为实现新年“首战”必捷,县农业农村部门坚持守正创新和多措并举的工作思路,坚定稳中求进和稳中提质的工作目标,全面部署开展春耕生产。
▲2月24日,伍市镇育秧大棚,工人在劳作
落实工作机制
贯彻落实《中共平江县委、平江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平发〔2021〕2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指导,持续培育壮大种粮户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全力以赴推动早稻生产落实。
探索创新模式
在2021年探索开展工厂化集中育秧试点成功后,已在伍市镇、安定镇、梅仙镇、三阳乡、大洲乡、长寿镇、加义镇等乡镇部署建设了85000平方米的工厂化集中育秧大棚,其他乡镇(街道)已规划建设35000平方米,预计2022年全县可完成12万平方米的工厂集中育秧大棚建设,并投入使用。今年,在伍市镇探索开展育秧新技术“水稻DMC育秧技术”,即把干籽定位播种(D)、泥浆旱育秧(M)和双层覆盖(C)相结合,新技术使用可实现“播种均匀、省种壮苗、节时省钱”等优势,今年计划试点种植3000亩。
推动社会服务
全县着力抓好重点专项技术、重点生产主体、重点种植区域的培训,提升病虫统防、农机作业、农资购销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着力推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让早稻种植跑出“新速度”,培育以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体,实现水稻“代育、代插、代管、代收”等服务,在寿光农业合作社已签订提供系列服务的面积已达7000亩。
▲2月24日,寿光合作社工人翻耕育秧田
经县农业农村局统计,目前全县春耕备耕落实情况良好,种子数量约196万公斤,有机肥储备增加到2.6万吨,农膜储备数量94.6吨,化肥、农药储备较上年有所减少,可投入早稻生产的插抛秧机有145台、耕整机械有450余台套。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曾要军表示,今年,全县计划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01万亩,目前33.05万亩的早稻种植计划和24万亩的早稻集中育秧计划已分解落实到各乡镇(街道),“我们组织了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帮助粮农们检修机具,全力保障春耕生产。”
(周杏 廖维)
岳阳要闻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企业家沙龙江浙沪企业专场
- 聚焦现代石化产业,岳阳“引才专列”首次开进兰州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数智岳阳楼”惊艳亮相
- 岳阳市打造高水平“洞庭粮仓” 高质量推进全年728.5万亩粮食播种任务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文明机关
- 整治基层“微腐败” 提升群众“满意度”——岳阳楼区向群众身边风腐问题出招亮剑纪实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