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在湖南省汨罗市罗江镇,驱车沿汨罗江行驶,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人勤春来早”的备耕画卷。种粮大户韩文胜的田里,10多名工人正忙碌地施工建设。过去的一周里,旋耕机“突突突”在田里“跑”,工人们“叮叮当当”组装钢架,一座占地1万平方米的工厂化育秧大棚有了雏形。
“粮食生产很受重视,我们镇今年又新建了2个占地1万平方米的育秧大棚,对早稻育秧帮助特别大。”韩文胜告诉记者,很多种粮大户已经开始“下单”,预订今年早稻的秧苗。
汨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胡亚运说:“我们市今年计划新增13万平方米的育秧大棚,目前已派了45名农业技术人员下村,帮助粮农做好准备。”
长期以来,因为容易遭遇初春的低温天气,导致烂芽烂秧,育秧一直是困扰南方早稻生产的难题。“我们南方有一句话叫‘题好一半文,秧好一半谷’,过去都是露天育秧,各家各户自己育秧,受灾风险大,成本也高,影响了部分老百姓种早稻的积极性。”华容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吴建军介绍。
近年来,湖南各产粮大县通过建设“育秧工厂”,财政出资委托专业人士在温湿可控的大棚内集中育秧,降低了受灾风险,减少了粮农的育秧成本,提高了他们的种粮积极性。
在2021年湖南水稻面积、产量“双第一”的常德市桃源县,当地政府不仅以每亩大田75元的标准给予农户育秧补贴,还通过“育秧工厂”、田间小棚、大户带动等多种灵活形式,保障春耕育秧。
“秧苗出来了,春耕的基础就打好了一半。”桃源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陈高华介绍,今年桃源县计划播种早稻面积58万亩,已经全部落实到了各个乡镇。
▲湖南省汨罗市汨罗镇江景村的工厂化育秧大棚内景(胡清摄)
近日,在洞庭湖区的腹地,益阳市大通湖区的沈文超也开始忙碌起来。去年,他的水稻种植合作社种了3050亩双季稻,亩产接近600公斤,让他尝到了种粮的甜头。他告诉记者:“我今年计划扩种1200亩水稻。”
春节前他就开始联系农资厂商,最近更是跑得勤快。在他的努力下,3万公斤水稻种子、20吨肥料、12万个育秧盘,目前已全部被购置入库。沈文超说:“肥料是粮食的‘口粮’,我们早做准备,让粮食能‘吃饱’,丰收的希望就更大了。”
除了为早稻准备好“口粮”,很多产粮大县还组织了服务小分队,帮助种粮大户检查、调试农机具,有的地方开通了“春耕热线”,组织农机维修技术员分片包点,为种粮大户提供维修服务。
地处湘北的产粮大县平江县,伍市镇的种粮大户赵寿光最近跟着机械操作员对旋耕机、插秧机等进行“体检”,天天忙得汗流浃背。他说:“3月初,有近10吨早稻种子在我这里浸种催芽,要早点做准备,农时不能耽误。”
作为产粮大县,平江县可投入早稻生产的插抛秧机有145台、耕整机械有450余台套。“我们组织了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帮助粮农们检修机具,全力保障春耕生产。”平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曾要军告诉记者。
春耕越来越近,在“鱼米之乡”洞庭湖平原,在绿意萌发的河流两岸,三湘大地的“农人”们积极备耕,迈出了追求丰收的第一步。
岳阳要闻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企业家沙龙江浙沪企业专场
- 聚焦现代石化产业,岳阳“引才专列”首次开进兰州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数智岳阳楼”惊艳亮相
- 岳阳市打造高水平“洞庭粮仓” 高质量推进全年728.5万亩粮食播种任务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文明机关
- 整治基层“微腐败” 提升群众“满意度”——岳阳楼区向群众身边风腐问题出招亮剑纪实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