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6月11日讯(通讯员 刘宇丽 舒学海)“石岭村的荷花非常漂亮,让人流连忘返,土特产也非常好,不虚此行。”6月8日,正是仲夏时节,临湘市江南镇石岭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200余亩荷花缤纷绽放,吸引了大量游客打卡游玩,来自湖北武汉的刘女士,一边拍照,一边对该村的村容村貌夸赞不已。
近年来,位于长江南岸的石岭村,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养殖。2020年,该村将本村承包出去的湖面约380亩的小脚湖进行回收,并将村里基本处于荒芜的5个鱼塘开发出来,全部用来养殖鱼苗,并将鱼苗销售给冶湖生态办,经过三年的摸索,村集体经济从弱到强,收入达到50.1万元,其中鱼苗养殖收入小脚湖约18元,另五个鱼塘收入6万余元,还有油菜等经济作物及荷叶湘莲厂的分红等收入。集体收入怎么用?该村支部书记袁刚表示,每年年底村里召开村民大会,由村民表决,哪些公益设施需要建设。另外,村里还投入一部分资金发展产业,购买油菜种子、湘莲种子、粽叶种苗和化肥农药,走文旅农融合发展之路。
石岭村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自来水安装等民生实事工程,按照“引进经验、打造品牌、大力发展”的目标,积极打造小脚湖天然水域渔场产业示范园、湘莲综合种养观光循环产业园等项目,有效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石岭村属于丘陵地带,曾经一度受产业特色少、规模小、土地价值低、利用率低的问题困扰。2023年,针对这类亟待解决的问题短板,袁刚通过多方调研,实地考察,组织协商,与湖南荷香醉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由村统一流转100多亩集体土地,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建设湘莲产业示范基地,盘活闲置资产,将废旧的学校华丽转变为荷叶湘莲加工厂,解决了周边近80余名年龄偏大的老百姓的就业问题。同时,进一步延伸湘莲产业链,增加湘莲的附加值,打造了集农副产品采摘、农家乐餐饮民宿、休闲垂钓为一体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市场合作”,融合产业促发展,有效拓宽了村民及村集体的增收创收渠道。
石岭村村集体水域面积宽广,2023年,该村共计投放10000斤鱼苗于小脚湖,采取人放天养的模式培养,每年年终集中捕捞、销售至江南镇冶湖生态办。为确保鱼苗存活率,该村打造“田间课堂”,不定期邀请专家现场进行指导教学,提高鱼类的存活率和口感,并将“田间课堂”以技术推广服务等形式辐射带动周边群众,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增加全村养殖户收入。养殖户赵岳明就是受益人之一,他算了下账:“2023年村里面请了‘田间课堂’的养殖业专家讲课,我们养的鱼苗、黄鳝存活率提高了不少,今年赚了十来万元。”
观荷花、摘莲子、品荷叶茶,石岭村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老百姓收入越来越高,“荷美石岭”的知名度越来越响。
一审:张娟玲,二审:秦郁欣,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李挚:走在前作表率 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和督查工作见行见效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谢卫江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实干担当 勇挑大梁】现代产业“新”意浓——岳阳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深入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国资国企组团投资岳阳 16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超181亿元
综合新闻
- 方便清明祭扫,岳阳火车站应对客流高峰
- 岳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整治推进农村“问题厕所”
- 岳阳东风湖蝶变“绿腰带”,成为全省生态治理样板
- 看熊猫、赏樱花、学非遗!3月26日,在新湖南客户端“云体验”春日盛宴
- 岳阳市召开2025年度打击涉渔违法犯罪行刑衔接工作联席会
文明机关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 临湘30名“逆风宝贝”趣味过周末
- 临湘市詹桥镇:数字赋能“群英”共治 构筑幸福分水新风貌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