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3月25日讯(通讯员 刘宏辉 周佩)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河市镇各村(社区)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早稻育秧工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们纷纷抢抓农时,忙着整地、播种、育秧,为河市镇全域推广水稻机抛机插技术,实现水稻稳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河市镇三江村的集中育秧基地,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映入眼帘。10余名农户正弓着身子,熟练地进行着铺秧盘、打泥浆、撒稻种、搭拱棚、盖薄膜等一系列操作。随着他们麻利的动作,田间一排排整齐的小拱棚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孕育着新一年的丰收希望。
“今年我流转了400亩田种双季稻,秧苗可是粮食的‘火种’,半点马虎不得。”屈原管理区昱轮种养专业合作社法人指着身后成排的秧盘,脸上满是笑容,“现在已经育好了20余亩秧田,全部采用的是镇农技站推荐的低镉品种中安2号。这个品种易感染恶苗病,我们通过严格落实浸种消毒,进行了有效避免。去年我种植的水稻产量达到了预期目标,今年也很有信心!”
而在河市镇金兴村的水稻自动化育秧工厂内,机器轰鸣,水稻自动化育秧播种流水线正开足马力运转。工人们与机器默契配合,将浸泡好的种子迅速摆盘、加土。育秧盘随着传送带依次经过填基质、洒水、播种、二次覆盖基质及叠盘等严谨的播种流程后,被转运至多功能智能密室进行催芽。只需36小时,稻谷就能发芽,随后将被移至田间育秧棚继续育秧。
“水稻育秧的生产周期通常为20至25天,现在通过集中育秧、大棚育苗的方式,育秧时间能提前10至15天。目前,我们每天能生产15000至16000片秧盘,完全可以满足400至500亩稻田的秧苗供应。”惠众育秧中心负责人黄新建介绍道。
为了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河市镇农技站安排了2支技术服务队,全程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从浸种催芽到苗期管护,为春耕生产“把脉问诊”。“这种子催芽得很不错,发芽很整齐。”镇农技站站长捏起一把发芽的种子,叮嘱农户:“秧厢不要做太长,控制在20米之内就行,厢沟也不要留太宽,50 - 70厘米差不多,一定要保证秧田质量。”
据悉,在主体扶持、惠农补贴、订单收购等一系列政策的激励下,河市镇新型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数量从原来的22家增长到现在的48家,纷纷加入规模化种植队伍。目前,全镇45处育秧基地可满足35000余亩大田的用秧需求,还有20余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也在政策的吸引下投身规模化种植。
眼下,河市镇处处焕发着蓬勃生机。田间地头,农户们辛勤劳作,眼神中满是对收获的期待;工厂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全神贯注,确保生产高效运转。全镇上下齐心协力,正以十足的干劲和不懈的努力,向着又一个丰收年大步迈进……
一审:罗诗苑,二审:王相辉,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 李挚:扛牢安民稳政职责使命 不断巩固人民群众幸福底座
- 相约2025·共赴旅发盛会72•特稿丨江湖不远,岳阳很近
- 省政府调研组来岳调研省旅发大会项目建设
- 李挚实地调研督导城建项目
- 湘看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柳玲玲:动态有序调整城乡基础教育资源
- 【全国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阳岳球建议:保障粮食安全亟需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综合新闻
- 岳阳东风湖蝶变“绿腰带”,成为全省生态治理样板
- 看熊猫、赏樱花、学非遗!3月26日,在新湖南客户端“云体验”春日盛宴
- 岳阳市召开2025年度打击涉渔违法犯罪行刑衔接工作联席会
- 岳阳南站这趟专列首发!
- 洞庭碧波润酉水——岳阳百企助力保靖百村振兴
文明机关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 临湘30名“逆风宝贝”趣味过周末
- 临湘市詹桥镇:数字赋能“群英”共治 构筑幸福分水新风貌
- 市民的精神“加油站”——岳阳楼区创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