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典波
你心中的洞庭湖是什么样的?是八百里母亲湖的烟波浩渺、气象万千,还是先忧后乐的使命情怀?一部以“青山碧水新湖南”为主题创作的非虚构作品《大湖消息》,兴许能给人一个特别的答案。用作者沈念的话来说,他是以一部致洞庭湖和长江湿地的深情书,一部致江湖儿女生存情状的笑忘书,“承载自己对这片湖水的信任与依赖,传达自己对坚韧生长的湖区人最诚挚的敬意”。
《大湖消息》记录了沈念近些年多次去往东洞庭湖湿地、长江集成孤岛的见闻与思考。沿水岸线、深入湿地行走的那些日子,他见到了与过去认知中不一样的湖,在人身上看到比湖更广阔的性情、心灵,及湖区人的生存现实。他的语言灵动而敏锐,叙事长情且传神,如身临其境般向人述说着麋鹿、候鸟、江豚的跃动与飞翔,也写了欧美黑杨及各类植物的丰茂与衰微。特别是记叙人和这片土地的命运交集,各种不同的故事,折射出活着之上的喜怒哀悲,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曲折与前行,展示出时代变迁中生态、人世间的渐变和嬗变。
毋庸置疑,凡是优秀的作家,大多具有人文学者的思考、人类学家的情愫、社会学家的眼光,并怀揣梦想,在追寻现实世界客观性与表达作家个性特征之间,寻求令人难以忘怀的交集点。沈念和他的《大湖消息》就有着这样的特质。他认为,变化的时代有大量鲜活经验,值得去发现和表现,而密切关注现实,更能体现作家的情感态度、精神气质和价值立场。书中一系列与江湖儿女有关的故事讲述,呈现了洞庭湖生态历史文化的时间史,包括人文精神、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生存状态等诸多方面,成就了新时代记录母亲洞庭湖变迁的一部典型性文学样本。
千百年来,洞庭湖滋养了灿烂的湖湘文化,也孕育了一代代文人墨客。沈念出生成长在洞庭湖畔,水源本就成为了其生命中的精神元素。他像水一样在大地上行走,也在大地上书写。我们是同乡、同窗、挚友,曾有幸一起去洞庭湖走访,在“水的行走”中探察生命的共同栖息地。谈及为什么要写水的故事?沈念的初心依旧:“是时代和人民给了我灵感。在多次到这些地方走访之后,时代的变化、人们的奋斗和命运变迁,感动了我,鼓舞了我。”他选择将行走的笔墨放在湖区许多既普通又不寻常的人身上,试图在打捞他们的人生往事时将属于江河、湖泊的时光挽留,学习承受艰难、困阻与死亡,尝试以超越单一的人类视角,去书写从城市奔赴偏僻之地的“我”对生活、生命与自然的领悟。
《大湖消息》引发了不少作家与读者的共鸣。著名作家韩少功认为,沈念爱洞庭万物,写下这一本有关故园的梦境、词典、时间史。《人民文学》主编、著名评论家施战军称《大湖消息》“是静的,静水流深的静,包容厚纳、暖老温贫、护生共长……在有造化无躁气的文字中一派天然;《大湖消息》又是动的,心动神驰的动,天地之际、古今之变、人鸟之缘、水土之交,在有格致无隔碍的篇页上众灵会通”。著名评论家王尧嘉许,“沈念把自然还给自然,又将自然生成为人文,这是一部中国版的《瓦尔登湖》”。
水走得很慢,我们也走得很慢。慢就是快,慢也能走得远。但无论走多远,故乡的大湖一直让沈念魂牵梦绕,成为他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也造就他作品的特质。这一特质不只是文学意义上的,那些记录了时间史、万物志的文字,为读者留下的不仅只是生活图景,还有精神与情感上的追寻。这些文字尽其所能想把江湖记忆收藏进来,那是沈念给江湖儿女的最高尊崇。我们尊重其文学价值,也会去研究作品深藏的社会变迁,以及文字背后给人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大湖消息》 沈念 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岳阳要闻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企业家沙龙江浙沪企业专场
- 聚焦现代石化产业,岳阳“引才专列”首次开进兰州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数智岳阳楼”惊艳亮相
- 岳阳市打造高水平“洞庭粮仓” 高质量推进全年728.5万亩粮食播种任务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文明机关
- 整治基层“微腐败” 提升群众“满意度”——岳阳楼区向群众身边风腐问题出招亮剑纪实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