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晨莹
1月26日,省委书记许达哲参加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九三、科协、科技、教育等界别的联组讨论时,强调要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这个战略支撑等重大问题多献务实之策。连日来,来自科技界别的省政协委员纷纷“抢麦”建言,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被高度关注。
科技成果转化不是个新话题。国际科技发展的态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更好的技术市场生态环境提供了重大机遇;我省密集出台了激励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的改革举措,激发了创新活力。随着科技成果“三权”的下放,以及股权激励、作价入股等措施实施,科技成果“有没有权转”“有没有意愿转”已经不再是拦路虎。但是,“是否转得顺”,成为新课题。
多位省政协委员调研发现,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科技成果转化总体状况并不理想。“落地开花”为何难?不少委员给出分析:科研人才大多从未走出校门,根本不知道业界需要哪些技术。还有不少科研成果,找不到合适的企业孵化,科研人员也缺乏动力主动“推销”,只能尘封在书架上、硬盘里。即便到了科技成果定价的环节,现行政策允许高校、科研机构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市场挂牌等市场化方式确定成果交易价格,但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作为国有资产的科技成果价值必须由第三方机构评估,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定价”,也导致高校、科研机构无所适从。无论哪个环节,一旦涉及到了自身利益的损耗,积极性必然会受到打击。
围绕某一核心技术成果来进行开发,或是将技术用于改进、提升产品或服务,都不是单一的科学技术问题,而是涉及需求、定价、开发、设计、推广等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在科技成果转化的链条中,当原先各个环节的“接口”未必一致、却又亟需各环节拧成一股绳的时候,改造这个“接口”就成了必然,否则只会带来内耗和损失。于大局中明确自身的定位,不仅要在相互协作、相互补位中发掘机会,还意味着要多做一些奉献,甚至是必要的自我牺牲。
当然,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还需进一步明确、细化、落地,但更为重要的,是树立大局观——固守“一亩三分地”的思维行不通了,“自扫门前雪”的习惯也行不通了。惟有每个主体、各个环节联动起来,企业提得出真需求,高校做得好真成果,融资起得了真作用,社会看得见真需要,加快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种种关隘,科学创新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才会来临。
岳阳要闻
- 2025年岳马南湖•全国青年企业家十公里精英赛开赛
- “我的洞庭行”生态文明研学活动正式启动
- 事关中秋国庆,岳阳发出重要倡议!
- 湘超岳阳首赛,撬动消费超7000万元!
- 看准“窗口期”组织秸秆有序焚烧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市政府常务会议
综合新闻
- 总投资75.6亿元!G107岳阳段开始扩容
- “湘粮出湘”西进 岳阳优质粮油蓉城签单5亿元
- 相约江湖 共叙发展:第四届海峡两岸农业文化交流会在岳阳举行
- 致全市球迷的感谢信
- 岳阳市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系列主题活动启动
文明机关
- 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岳阳这个村为什么能?
- 书香浸润基层!《独立思考·李时平文集》捐赠仪式在岳阳县举行
- 一群好人 满城春风!汨罗市营造崇德向善之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 用爱为生命续航 云溪26岁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 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伴我成长——云溪区2025年“书香云溪”全民阅读暨版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
法治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