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双季早粳水稻新品种“中科发早粳1号”测产现场会在江西省上高县举行。经现场测产,人工抛秧种植田和机插种植田平均亩产567.64公斤。这一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实现了我国双季早粳稻“零的突破”,它不仅在产量上创出新高,而且在苗期抗冷、抗旱,成熟期抗穗发芽等农艺性状中表现突出。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种子是粮食生产的“芯片”,稳定粮食生产,种业革命是关键。过去,中国依靠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发掘、拓展几千年的育种技术,在小麦、玉米增产丰收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尤其是在杂交水稻高产上,走在了世界前沿。现在,“中科发早粳1号”的成功研发,不但改写了中国只能够种植早籼稻的历史,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早籼稻只能作为储备用粮和工业用粮的历史,丰富了粮食供给的安全体系。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关乎国家命运,自古以来,粮食就被看作“政之本务”。盘点我国农业资源,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资源少是基本国情。“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只有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才有能力掌控和维护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虽然告别了“饿肚子”的忧虑已很多年,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轻视粮食生产,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2020年世界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粮食供给在部分地区一度出现紧张局面。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必须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我国是世界上水稻产量第一大国,全国共有13个省种植双季早稻,均分布在南方低纬度地区。根据202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生产数据,全国早稻播种面积7126万亩,总产量546亿斤。“中科发早粳1号”作为双季早粳水稻新品种,可以极大地提高早稻米的品质和商业价值,不仅能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同时可将我国优质新米的上架期提前2—3个月。
勇攀种业科技高峰,探索永无止境。今年2月22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目前,世界种业正迎来以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现代生物育种科技革命,需要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从而实现种业的跨越式发展。时代的接力棒,已历史性地交到这一代农业科研人员手上,期盼他们研发出更多粮食生产的“芯片”,让我们的农业发展更有底气。
岳阳要闻
- 看准“窗口期”组织秸秆有序焚烧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市政府常务会议
- 低空经济头部企业走进湖南岳阳考察
- 岳阳市政府最新人事任免名单
- 全力以赴实现年度任务目标 岳阳市环保重点工作调度会召开
- 最新!岳阳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名单
综合新闻
- 致全市球迷的感谢信
- 岳阳市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系列主题活动启动
- 湘超第二现场全域联动岳阳夜经济增添体育新动能
- “湘超”昨晚战报丨岳阳主场2:0胜怀化 张家界主场3:3平永州
- 2025湖南省足球联赛(湘超)常规赛完整赛程来了!
文明机关
- 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岳阳这个村为什么能?
- 书香浸润基层!《独立思考·李时平文集》捐赠仪式在岳阳县举行
- 一群好人 满城春风!汨罗市营造崇德向善之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 用爱为生命续航 云溪26岁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 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伴我成长——云溪区2025年“书香云溪”全民阅读暨版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