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据湖南省气象台预报:8月23日至25日省内有一次强降雨过程,湘中以北部分地区有暴雨、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发生,过程致灾风险高。23日,湖南省气象局已启动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这一信息,不禁令人联系起8月21日暴雨来临前,郑州各处高架桥上停满私家车的情景。郑州等多地刚遭受了一场罕见特大暴雨带来的“切肤之痛”,并导致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今,当新一轮暴雨将至,人们极尽一切办法避险的做法完全可以理解,郑州交警部门及时作出回应——对车辆因应急防汛临时停在道路、高架桥等处不作违章处理。
不过,各种非常规性的应急之举绝非治本之策,更为迫在眉睫的是,引导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思考如何提高应对“极端自然灾害”时的管理能力,实现应急主导有力、政府统筹高效、部门联动顺畅的目标。
我国正在经历世界规模最大同时也是十分快速的城市化,但有的城市发展规划、建设布局和相关治理还存在漏洞和问题。遇到极端天气时,这些脆弱性极容易暴露,甚至引发事故。超大、特大和大城市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增强大城市防汛排涝能力,保障城市与市民的安全,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所谓“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万一失防”“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预见性地“防”是风险管理意识中相当重要的一环。比如,本月中旬的那场暴雨,已暴露出长沙市区的某些“涝点”:部分地段地下管道老化,导致过流能力不足;一些居民小区地势较低,大雨来时难抵积水;南湖路隧道排水量赶不上积水量……让人心安的是,交警、市政等多个部门已针对这些“涝点”给出了相对完善的应对预案。
站在未来的角度,地方政府还需要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锤炼出更高水平的治理能力。这不仅包括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维护等全周期,更包括了以未雨绸缪的思想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和能力建设,例如加快进行“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俗语说,“吃一堑长一智”,但在极端天气这类“大考”面前,我们不能以惨重的代价来换取治理的进步。尽最大的能力规避风险,是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管理的核心要义,也是城市治理的“软实力”。
暴雨将至,预警已发。让防备措施再周密一些,以周全之策保万无一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岳阳要闻
- 2025年岳马南湖•全国青年企业家十公里精英赛开赛
- “我的洞庭行”生态文明研学活动正式启动
- 事关中秋国庆,岳阳发出重要倡议!
- 湘超岳阳首赛,撬动消费超7000万元!
- 看准“窗口期”组织秸秆有序焚烧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市政府常务会议
综合新闻
- 总投资75.6亿元!G107岳阳段开始扩容
- “湘粮出湘”西进 岳阳优质粮油蓉城签单5亿元
- 相约江湖 共叙发展:第四届海峡两岸农业文化交流会在岳阳举行
- 致全市球迷的感谢信
- 岳阳市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系列主题活动启动
文明机关
- 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岳阳这个村为什么能?
- 书香浸润基层!《独立思考·李时平文集》捐赠仪式在岳阳县举行
- 一群好人 满城春风!汨罗市营造崇德向善之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 用爱为生命续航 云溪26岁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 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伴我成长——云溪区2025年“书香云溪”全民阅读暨版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
法治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