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热点时评

>

正文
强化作风建设 提升干部管理
发布时间:2025-07-24 16:17:3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廖勤英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个进一步到位”重要要求

以优良作风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廖勤英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是干部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干部队伍的作风状况,直接关系党的形象、政府的公信力和事业发展的兴衰成败。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作风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在相关学习教育中提出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到位、能力提升进一步到位、问题整改进一步到位、监督执纪进一步到位、长效机制进一步到位”等“五个进一步到位”的重要要求,为我们深化作风建设、提升干部管理水平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刻领会并坚决贯彻这一重要要求,将其贯穿于干部管理的全过程、各方面,是确保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实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关键所在,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保障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思想铸魂:理论武装到位是根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风问题的根源在于思想认知的偏差与信仰基石的动摇。将“思想认识进一步到位”置于“五个进一步到位”之首,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必须溯本清源、固本培元的内在要求。干部管理必须旗帜鲜明地把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政治忠诚作为首要任务和核心环节。要系统引导广大干部深刻领悟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其中关于自我革命、作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精准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不断深化学习中持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学习教育机制,推动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长期性艰巨性,清醒辨别“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变异性和严重危害,主动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不良风气和“糖衣炮弹”的侵蚀与诱惑,在灵魂深处根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强化为民、务实、清廉的权力观,注重实际、科学发展的政绩观,以及胸怀大局、服务长远的事业观。唯有思想认识实现真到位、深到位,才能有效破解“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才能激发广大干部改进作风的内生自觉和强大定力,为塑造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干部队伍奠定坚实不可撼动的思想基础。

二、能力筑基:本领提升到位是关键

优良的作风既是政治品格的体现,更是过硬能力的支撑与彰显,“能力提升进一步到位”的重要要求,深刻阐明了作风建设与能力建设相辅相成、互促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干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在强调政治品德和纪律规矩的同时,将提升干部的专业素养、履职能力和实战本领摆在突出位置。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的新形势新挑战,深刻意识到部分干部存在的“知识恐慌”“本领赤字”问题对事业发展构成的现实风险,必须将赋能干部作为深化作风建设、提升管理效能的战略支点和关键路径。要紧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服务人民群众、应对风险挑战、维护安全稳定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能力需求,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体系,精准开展专业化、实战化能力培训,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艰苦复杂环境、重大斗争一线去经风雨、受磨炼,鼓励干部在攻坚克难中壮筋骨、长才干。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引导干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将学习成果有效转化为运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分析形势、研究问题、破解难题、推动落实的真功夫、硬本领。

三、制度固本:监督执纪到位是保障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作风建设必须标本兼治,尤其要依靠制度的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监督执纪进一步到位”的要求,强调了刚性约束和严明纪律在作风建设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是确保作风建设各项要求行稳致远、不变形不走样的坚强保证。干部管理工作必须深刻把握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精髓要义,把权力运行全方位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扎紧扎实制度的笼子。要着力健全完善覆盖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的制度体系,重点围绕干部选拔任用、日常管理监督、实绩考核评价、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等关键环节,不断织密扎牢制度网络,特别要聚焦作风建设中易发高发的重点领域和风险点位,如调查研究、文风会风、联系服务群众、廉洁自律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补齐制度短板、堵塞监管漏洞。必须强化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的意识,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确保铁规生威、禁令发力,彻底消除“破窗效应”。要精准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尤其注重在“第一种形态”上下足功夫,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微杜渐、治病救人。

四、实践淬炼:问题整改到位是标尺

作风建设的终极目标和根本价值取向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事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问题整改进一步到位”的要求,鲜明树立了以解决实际问题成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果、衡量作风建设成色的实践标尺和评价准绳。干部管理工作必须始终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贯穿干部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要大力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勇于刀口向内、揭短亮丑,严格对照党的创新理论、党章党规党纪的根本要求,对照初心使命的庄严承诺,对照先进典型的崇高风范,对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检视查找自身在思想境界、政治立场、工作作风、能力素养、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不足和顽疾。要特别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经营主体普遍困扰、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突出作风问题,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表现,组织开展深层次、拉网式的大排查、大起底,进行靶向施治、彻底清扫。对于查摆出的各类问题,必须实行清单化、台账式管理,明确整改责任人、具体措施、完成时限和目标要求,实行严格的销号管理和动态跟踪督办,坚决防止“纸上整改”、“虚假整改”,务必达到真认账、真剖析、真反思、真负责、真整改的要求,确保问题见底清零。

五、长效护航:机制完善到位是根本

作风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实现常态化长效化。“长效机制进一步到位”的要求,从根本上指明了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回潮的长远之策和治本之道。干部管理工作必须摒弃运动式思维,树立长期作战理念,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治,把功夫下在建机制、促长效上。要系统梳理和总结历次主题教育、学习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作风建设的有效做法、成功经验和管用措施,及时进行理论概括、实践提炼和制度凝练,将其固化为长期遵循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实现有效经验的制度化升级。要着力健全常态化学习教育机制,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持续提升思想觉悟和党性修养。要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核心指标体系,将干部的作风表现、群众口碑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强化考核结果在干部选用、管理、激励中的刚性运用,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重作风的鲜明导向。要深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突出政治标准,把作风过硬、勇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干部管理永无止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个进一步到位”重要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作风建设、提升干部管理效能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其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将其作为推动干部队伍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纲领。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将“五个进一步到位”贯穿干部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做到思想认识不松懈、能力提升不停步、问题整改不敷衍、监督执纪不手软、长效机制不虚设。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作风建设学习教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才能锻造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以优良作风和卓越管理效能谱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作者单位:平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一审:罗诗苑,二审:王相辉,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