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6月2日讯(记者 秦郁欣 陈雪梅 通讯员 胡清)端午源头过端午,龙舟故里赛龙舟。今天上午,2022年湖南省“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在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启动。
上午9时,伴随着悠扬的古乐,汨罗江畔,一群少年手持书简,登台齐声朗诵《橘颂》《大江颂》,饱含深情的诵读声将人们带入底蕴深厚的楚辞文化中;在古风舞蹈《激楚迎神》中,舞者手持长羽,对天遥寄,再现怀念屈原、祭奠英魂的场景……
停舟细问灵均迹,更有清流是汨罗。2300年前,屈原在汨罗江怀沙自沉,成就千古绝唱,汨罗因此成为“端午源头、龙舟故里、诗歌原乡”。两千多年来,汨罗江上弦歌不绝,桨声不断,凝聚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端午龙舟文化在汨罗这方热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端午来汨罗,总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民俗盛宴。
在长乐抬阁故事会后台,记者被高高架起的两个小朋友吸引了视线。他们分别扮成孙悟空和杨戬,参演民俗舞蹈《龙灯故事闹端阳》,因为年纪太小、候场时间太长,坐在上面开始有点昏昏欲睡,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别看他们年纪小,都是‘老演员’了,3、4岁就开始表演了,每年我们都来。”说起孩子,爷爷李阳波眼里满是骄傲。交谈中记者得知,李阳波是长乐抬阁故事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希望通过长乐抬阁故事会,弘扬汨罗本土文化,打响国家级文化品牌,带动汨罗文旅产业发展。
首次来到汨罗的长沙青年李想拿起手机“咔咔咔”拍个不停,想把这里的精彩瞬间全部带回去。“这些传统的端午习俗承载着厚重的屈原文化、龙舟文化,我觉得很新奇。”李想打算趁着端午假期,深入了解汨罗文化。
演出结束后,汨罗市“启星长庚”杯民间龙舟赛拉开帷幕。本次龙舟赛为500米直道竞赛,按照中国龙舟协会竞赛规程进行,采用龙头凤尾36人制传统龙舟进行比赛,展现“原味端午”独特魅力。参加比赛的11支龙舟队,均由汨罗本地民间选拔产生。
“龙舟精神 妇幼先行!”鼓声起,龙舟出!来自屈子祠镇屈原村汨罗妇幼·屈原龙舟队老队员黄文洋介绍,在屈原村,全村几乎每家都有一人能划龙舟,“必须一船人一条心,才能劈风斩浪,拔得头筹!”
不仅参赛的要抢先机,看赛的也得做足准备。来自汨罗市新市镇的“龙舟迷”陈先生和妻子、女儿早上六点就守在比赛江边,坐着自带的小马扎,撑起遮阳伞,只为看一场紧张刺激的龙舟赛。
“看龙舟就是要看精气神,我喜欢端午龙舟赛,年年都来,和几十年前相比,现在的龙舟越来越神气,比赛也越来越有看头,希望我们的龙舟赛一直办下去,龙舟文化一直传下去!”龙舟要看精气神,陈先生也是越说越有精神。
“你看你看,马上要超过了!”汨罗市民文先生一边看,一边举起手机直播,当起了“地道”的讲解员。“我的直播间人不多,都是熟人朋友,开个直播让外地的朋友也看看我们家乡的龙舟赛。”
哨声一响,江中,锣鼓喧天,号子声震四方,岸上,喊声震地,欢歌笑语雷动。汨罗江畔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端午民俗活动轮番上演,为游客送上一道道原汁原味的端午文化大餐。
此刻,汨罗江浪花翻滚,跳跃沸腾。
岳阳要闻
- 李挚赴君山区督导调研省旅发大会项目建设和春耕生产等工作
- 李挚主持召开省旅发大会项目建设调度会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 刚刚!岳阳携手荆州成立就业联盟
- “岳马”奔腾!两万跑友逐梦大美江湖
文明机关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 临湘30名“逆风宝贝”趣味过周末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