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2月30日讯(通讯员 何鑫胜 王一迪)“当时没考虑过别的,就是想着救人要紧。”12月28日,岁末之际,在岳阳市中心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来自湖南理工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吴美玉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为一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吴美玉成为湖南理工学院2022年以来第4例,学校第28例,也是岳阳市第441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吴美玉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湖南理工学院第28例捐献的志愿者。
2020年11月,刚年满18周岁的吴美玉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在献血过程中,吴美玉了解到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事宜,并主动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今年5月,岳阳红十字会第一次拨通了吴美玉的电话,在得知自己的血型与一名陌生血液病患者相匹配后,她没有任何迟疑,当即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
在准备的过程中,家人始终是她坚强的后盾和坚实的底气。“一开始家里人很担心我的身体,我耐心地给她们讲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她们也慢慢消除了顾虑,并表示会一直支持我的每一个决定。”吴美玉说道。
随后的半年里,吴美玉坚持锻炼身体、严格注意饮食,确保身体各项指标符合捐献要求。经过高分辨配型检测、全面体检等程序,她的造血干细胞经过血细胞分离机一点一滴存储到储血袋中,汇集成一股股温热的暖流,延续了陌生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捐献当日,湖南理工学院副校长徐振祥一行带着全校师生的心意,前往医院看望和慰问吴美玉,并为她颁发“校长奖学金”。
“其实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可怕,它是一件值得我们义无反顾去做的善事。有时候我们缺少的并不是爱心,而是深入了解它的机会和向它迈进的勇气。”吴美玉坦言。“上大学以来,我坚持参加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探寻人生的意义。一路走来,其实我做的都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萤火虽小,汇聚起来便是光。”监护室内,刚刚捐献完造血干细胞的吴美玉微笑着说。
一直以来,湖南理工学院秉持爱心育人的教育理念,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示了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名单,湖南理工学院荣膺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彰显了学校爱心育人的工作实效和青年学子的奉献担当。
一审:陈雪梅 二审:秦郁欣 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李挚:走在前作表率 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和督查工作见行见效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谢卫江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实干担当 勇挑大梁】现代产业“新”意浓——岳阳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深入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国资国企组团投资岳阳 16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超181亿元
综合新闻
- 方便清明祭扫,岳阳火车站应对客流高峰
- 岳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整治推进农村“问题厕所”
- 岳阳东风湖蝶变“绿腰带”,成为全省生态治理样板
- 看熊猫、赏樱花、学非遗!3月26日,在新湖南客户端“云体验”春日盛宴
- 岳阳市召开2025年度打击涉渔违法犯罪行刑衔接工作联席会
文明机关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 临湘30名“逆风宝贝”趣味过周末
- 临湘市詹桥镇:数字赋能“群英”共治 构筑幸福分水新风貌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