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1月16日讯(通讯员 廖曙光 余思思)11月14日,平江县第四期中小学41个绿色发展中心自然教育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在三阳明德学校举行。上海小路自然教育中心、平江县教育局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以及平江一中相关专家、教师现场指导,共同探讨如何将堆肥活动变成师生共同的环保行动,促进学生自然观念的形成与自然素养的提升。
此次培训分室内培训与户外实践两部分。电教室内,三阳明德学校德育副校长廖曙光根据该校自然教育实践基地“明秋园”的实际情况,从指导思想、前期规划、开展情况和后期工作四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经验介绍,深受专家们的肯定。
上海小路自然教育中心谭力文带来了精彩的讲座《校园堆肥》,他详细地阐述了什么是堆肥、为什么校园里需要堆肥、如何在学校进行堆肥,并着重介绍了制作蚯蚓塔、厚土栽培、三箱式堆肥箱的材料及步骤,他提出,自然就是一种低碳生活方式,学校要将堆肥活动变成师生共同的环保行动。
“蚯蚓是保持土壤肥力的守护神,今天我们要制作的“蚯蚓塔”,就是给蚯蚓搭一个‘食堂’”。户外实践中,参培师生齐聚三阳明德学校“明秋园”实践基地,开始制作“蚯蚓塔”和“堆肥箱”。谭老师一边讲述,一边操作,专家们带领学生加入制作大军,看图纸、打孔、搬木材、锯木材、组装……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蚯蚓塔”和“堆肥箱”相继“出炉”。
“我们校园里有天然的堆肥材料,落叶加厨余就是完美CP。”张芳老师开始教授堆肥全过程,她将厨余菜叶平铺到堆肥箱最底层,接着铺盖一层落叶。“三公分厨余,五公分落叶。”她重复着相同步骤并指出堆肥关键要点,参与培训的老师纷纷作好笔记,或用手机录下制作过程。“曾经以为复杂的堆肥过程,经过此次实践才发现其实很简单。校园的厨余终于有了好去处,我们也更能够践行环保的生活方式。”活动结束后,三阳明德学校刘友根老师感慨道。
此次培训切实提升了老师们的自然教育学科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老师们的自然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做好学校自然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审:张娟玲,二审:秦郁欣,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李挚:走在前作表率 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和督查工作见行见效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谢卫江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实干担当 勇挑大梁】现代产业“新”意浓——岳阳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深入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国资国企组团投资岳阳 16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超181亿元
综合新闻
- 方便清明祭扫,岳阳火车站应对客流高峰
- 岳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整治推进农村“问题厕所”
- 岳阳东风湖蝶变“绿腰带”,成为全省生态治理样板
- 看熊猫、赏樱花、学非遗!3月26日,在新湖南客户端“云体验”春日盛宴
- 岳阳市召开2025年度打击涉渔违法犯罪行刑衔接工作联席会
文明机关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 临湘30名“逆风宝贝”趣味过周末
- 临湘市詹桥镇:数字赋能“群英”共治 构筑幸福分水新风貌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