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名校巡礼

>

正文
涵育时代艺术新人 ——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发布时间:2025-03-20 21:29:4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 强 柳 青 徐典波

李 强 柳 青 徐典波

湖南理工学院周末艺术广场近日上演一场巴陵戏经典曲目《登楼感怀》。该学院音乐学院10余名学生扮相俊美、唱腔圆润,吸引众多师生驻足观看。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探索创新实践育人机制,以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以传统艺术实践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为社会培养一批适应时代发展,有鲜明“传统文化味”的音乐艺术人才。

以传统音乐实践充盈课程思政

音乐教育作为高校美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力载体。该学院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新形式,在中国音乐属性的课程中有机融入优秀区域音乐文化实践内容,在《中国音乐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声乐艺术实践》《器乐艺术实践》等主干课程中增加花鼓戏、巴陵戏、洞庭渔歌等湘北地区音乐的演唱(奏)实践。

为推动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该学院在《中国传统乐理》《中国传统音乐分析》《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等特色课程中增加平江、岳阳县等地方音乐文化内容。以区域音乐实践充盈课程思政,培育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基地等多个专业平台。

湖南理工学院参与传统音乐节目表演。 湖南理工学院供图

以传统音乐实践完善课程体系

通过“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该学院优化设置传统舞台艺术、传统音乐舞蹈创编、区域音乐研究传承、传统音乐技能提升、传统科研实践等5个课程模块,打造了全体系的传统艺术实践课程。

与此同时,该学院积极探索“思政+音乐”育人新路径,优化传统音乐实践平台建设,将课程实践、创新实践等训练平台重组为基础平台;探索建立传统音乐数智化平台,将本体保存、信息共享、标准数据等数字平台整合为支撑平台;拓展社会服务平台,将实训基地、社会实践等场域提升为推广平台。

该学院全面服务于传统音乐课程教育、传统音乐文化及湘楚音乐文化有广度有深度地实践实训。近年来,教师著作《<离骚>琴曲集成》获湖南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器乐(二胡方向)》《中国民族音乐概论》等多门课程被立项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以传统音乐实践服务社会生活

该学院积极将传统音乐实践服务于文化传承创新和文旅产业发展。依托 “民族管弦乐团”“湖逦合唱团” “民族舞蹈团”“濯缨琴社”等多个师生艺术团体,坚持编创与展演以本土音乐文化为主体的音乐舞蹈节目,积极传承与弘扬区域音乐文化,每年常态化承担《我们的节日·端午》等节目的主创与表演,先后举办或参与近300场传统音乐实践活动。

该学院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舞台”,激发学生对音乐与思政的学习兴趣。该学院编创的汉唐舞,先后在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2025年“四海同春”全球华侨华人春节大联欢上演出,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以传统音乐实践教育转变文化思维

该学院通过系统的传统音乐实践教育,使学生对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明显提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素质能力也显著增强。学生积极参与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与实践,先后主持《濒危剧种巴陵戏传承人口述史料抢救、整理与研究》《湖湘戏曲器乐曲牌的训练与研究》等12项国家级与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师生编创表演的节目获全国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奖励40多项次。

面向未来,该学院持续探索合理运用音乐文化资源,为师生打造愉悦的育人环境,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该学院“融通湘楚音乐文化”为特色的传统音乐教育与实践获得社会高度认可,《关于岳阳市古琴文化发展情况调研的报告》得到上级领导批示肯定,传统音乐表演《碧水欢歌》获评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案例。


一审:罗诗苑,二审:王相辉,三审:张亮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