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杨小丽
名片
徐玉刚,1989年8月出生于河南信阳,201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目前担任岳阳供电公司二次检修班副班长,是公司内公认的“小发明家”。至今,他已获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15项省市优秀创新成果。
故事
采访国网岳阳供电公司青年职工徐玉刚,要预约多次。为啥?因为他是“野战军”。5月17日去平江检修,18日晚回岳阳,次日赶往华容检修。5月19日记者“逮”到他时,他是提着一个装着换洗衣服的塑料袋来的。“这次平江汉昌变电站检修改造,首次安装了我新研发的电流在线监测仪,以后可以随时监测运行情况了!”尽管有些疲惫,徐玉刚却掩饰不住兴奋。
2012年大学毕业到岳阳供电公司面试时,总工程师想把他放在公司机关。谁知一入职他就成了“野战军”,岳阳城乡哪个变电站需检修,总有他的份。目前,徐玉刚和同事负责岳阳67座变电站的检修任务,长年南征北战,“一年有280多天都在野外工作。”
去年3月28日,徐玉刚在岳阳县双港变电站检修,完成送电任务。次日,他女儿出生。同事开玩笑说,你闺女出生真会挑日子,在娘胎里就能理解爸爸,应该取名“会生”“送电”。
女儿需要照顾,但徐玉刚总是在路上。今年,妻子去上海打工,孩子也很难见到爸爸,只好让父母带小孩去上海,“成天见不到爸爸,就见妈妈吧。”
参加工作虽只7年,徐玉刚却是公司内公认的“小发明家”。这指的不仅是他年纪小,发明的东西也很小,小到线夹、开关,甚至女儿的玩具,都是他的发明对象。至今,他已获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15项省市优秀创新成果。
“这伢子就是比旁人爱想事些!”究其诸多发明成果,老师傅总结了一个原因:爱想事。这个特质,从他刚入职起就已初现端倪。那时,班员经常深更半夜接到调度指令:变电站无信号,要去现场核实。而花几个小时赶到变电站,却发现是远动机死机,只要花几分钟重启就能解决。徐玉刚撰写了论文《基于远动机远端重启》,提出利用“时间继电器”实现延时10秒触头重合送电。
理论在实践中的成功应用,让徐玉刚信心大增,在小发明创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此次,徐玉刚自主研发安装的电流在线监测仪,只有砖头不到的大小,安装在变压器中性点上,通过电流与电网控制室相连。如果出了故障,立即触动报警,避免了保护装置不动作、导致全站停电的风险,而这也是在湖南电力系统进行的首次尝试。
“其实变压器上也有监测仪,但我这个是创新型的,会自动报警,我就想怎样更可靠更方便。”为了让大家工作更轻松更有效率,徐玉刚进行了无数次试验,经历了无数次跌倒和爬起。
2018年,他主创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小母线线夹,仅线夹制作就设计了10多种,从线夹力度、张力多方面进行反复试验,还是没能成功,以至于他走路都在思考,差点摔跤。一次感冒发烧到医院打针给了他启发:“把线夹设计成注射器!”有了生活里的灵光一闪,最终设计的注射器式线夹成功解决了双层母线无法固定的难题。
“有了玉刚的发明,做事省心多了!”现在,岳阳城乡变电站各检修现场,徐玉刚主创设计的线夹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电力检修技术难度最大的控制屏更换作业项目,从以前需要从数百根芯线里抽丝剥茧,到现在只需一个线夹盒子就能轻松实现不停电更换,作业时间从原来的至少半天缩短到了30分钟,这个发明项目一举获得2018年度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这些专利可以卖给人家赚钱吗?“不行。我是利用了公司的平台和资源开发的。这事公司说了算。”徐玉刚说,“能用自己的小发明把大家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岳阳要闻
- 聚焦现代石化产业,岳阳“引才专列”首次开进兰州
- 李挚赴君山区督导调研省旅发大会项目建设和春耕生产等工作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数智岳阳楼”惊艳亮相
- 岳阳市打造高水平“洞庭粮仓” 高质量推进全年728.5万亩粮食播种任务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文明机关
- 整治基层“微腐败” 提升群众“满意度”——岳阳楼区向群众身边风腐问题出招亮剑纪实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