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人生的意义不仅体现在生前对家庭、对社会的付出,也体现在真正面临死亡的时候能为社会留下点什么。捐献眼角膜能为视障人群带去光明,成为他们的眼,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今日,长沙市民周女士微笑着说。几天前,她在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登记站协调员的协助下,郑重地签署眼角膜捐献志愿登记书。早在2013年,她就在长沙市天心区红十字会进行了遗体捐献的登记。
30多岁的周女士是一个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关于她成为眼角膜捐献志愿者的缘由,还要从其母亲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手术住院的时候说起。当时,周女士的母亲左眼胬肉手术在即,术前一晚留院陪护的她,在院内走廊的宣传板上看到了“瞳聚”眼角膜捐献及移植预约系统的介绍与信息。早在2013年就进行过遗体捐献登记的她,得知眼角膜捐献可以帮助他人重见光明,便义无反顾地在“瞳聚”平台上进行了眼角膜捐献预约登记。当爱尔眼库工作人员进行回访时,她刚刚志愿献血300毫升,积极提出了线下签署眼角膜捐献志愿登记书的要求。
8月8日,周女士如约来到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登记站办理纸质版的眼角膜捐献志愿登记书,同时和角膜捐献协调员们进行了短暂交流和沟通。她表示,她是一名党员,愿意为眼角膜捐献事业贡献力量,她所在的村庄还有几名志愿者有捐献意愿,她打算带几份志愿书回去给村民,一起为这件有意义的大爱之举助力。
谈及家人是否支持她的做法时,周女士笑着说:“捐献眼角膜能为视障人群带去光明,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一定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老公对我成为角膜捐献志愿者并没有明显反对,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他只是问了一句‘等你百年以后,眼角膜已经很老了,还能帮助到别人吗?’”
对于办理了眼角膜捐献登记的志愿者来说,能够帮助角膜盲症患者重拾光明是他们心中真挚的愿望。在中国,角膜盲症现有约500万名患者,志愿者捐献的每一片眼角膜都无比珍贵。虽因禁忌症等情况,一些志愿者捐献的眼角膜无法用于角膜移植救助,但如果是用作医学科研,则不会受到年龄和疾病的限制,也是对医疗行业、对社会作奉献。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角膜盲症患者群体除了基数大,每年还在以大约10万名的速度增长,但目前每年仅能完成约1万台眼角膜移植手术,眼角膜志愿捐献公益事业需要获取更大的支持和能量,更多的角膜盲症患者在等待着像周女士这样的爱心人士的帮助。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张欣怡 杨丽红)
岳阳要闻
- 李挚主持召开岳阳企业家沙龙江浙沪企业专场
- 聚焦现代石化产业,岳阳“引才专列”首次开进兰州
- 悦闻 | 四道算术题,解码岳阳民营经济
- 岳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示范性主题活动
- 岳阳: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向好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合新闻
- “数智岳阳楼”惊艳亮相
- 岳阳市打造高水平“洞庭粮仓” 高质量推进全年728.5万亩粮食播种任务
- 特稿丨21公里“奔跑”,解锁岳阳楼区“流量密码”
- 地理标志国际品牌建设培训班在岳阳开班
- 2025岳阳马拉松暨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岳阳站)鸣枪
文明机关
- 整治基层“微腐败” 提升群众“满意度”——岳阳楼区向群众身边风腐问题出招亮剑纪实
- 让红色地标绽放新时代光芒 ——岳阳市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见闻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