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负时代,希望有更多《山海情》
热播剧《山海情》在一片好评中收官,很多人感慨,没想到一部主旋律扶贫剧竟成了“剧王”。
若以流量剧标准看,《山海情》算得上“土得掉渣”。千沟万壑、戈壁飞沙,土坯房、地窝子,以及人人脸上的“高原红”,全景呈现三十年前大西北“苦瘠之地”的贫困艰辛。它没有为时代加“滤镜”,也没有渲染人物“高大全”,更没有回避移民扶贫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普通个体的复杂心态。恰恰是这样的“有生活、没口号”“有苦难,更有苦干”,将曾经的亲历者,更将无数富足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带入到历史现场,去见证了一段苦尽甘来、创造未来的奋斗史。
善良者对善良者的祝福,奋斗者对奋斗者的珍重。这样的作品火了,折射的正是现实主义创作的成功。西海固那段真实的人间奇迹,呈现的是时代的纹理,传递的是时代的声音,展现的是一代人几代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群像。而其中的很多人、很多事,都是过往大众所不熟悉,过往影视剧更很少“原生态”呈现的。
这些年,影视文化产业高度繁荣、作品浩如烟海,但脱离现实的浮躁之风也相当明显。穿越剧、玄幻剧扎堆,贩卖些架空的网文、穿凿的编造;一些打着现实旗号的作品,很多也是头重脚轻腹中空、不见现实只见“现编”。
放着风雷激荡的岁月不记录,放着改天换地的奋斗长歌不关注,放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命运变迁不描摹,只“空对空”地批量黏贴,搞些“假得掉渣”的东西,让人如何不出戏,又让观众如何不差评?对现实主义创作的疏离,不仅是一种懒惰,更辜负了这个时代的馈赠。
随着观众用脚投票加速,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有所回归。从《人民的名义》《跨过鸭绿江》,到《大江大河》《山海情》,都赢得了口碑和热度双丰收,这是一个积极信号。有筋骨、有温度的作品,不愁没市场、没观众。“要是都像这样,我愿意通过电视剧来了解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个时代的。”观众的心声,也是时代的呼声。
岳阳要闻
- 为促进宁岳两地化工产业协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谢卫江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实干担当 勇挑大梁】现代产业“新”意浓——岳阳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深入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国资国企组团投资岳阳 16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超181亿元
- 李挚:扛牢安民稳政职责使命 不断巩固人民群众幸福底座
- 相约2025·共赴旅发盛会72•特稿丨江湖不远,岳阳很近
综合新闻
- 岳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整治推进农村“问题厕所”
- 岳阳东风湖蝶变“绿腰带”,成为全省生态治理样板
- 看熊猫、赏樱花、学非遗!3月26日,在新湖南客户端“云体验”春日盛宴
- 岳阳市召开2025年度打击涉渔违法犯罪行刑衔接工作联席会
- 岳阳南站这趟专列首发!
文明机关
- 云溪:清明禁炮在行动 文明祭祀成常态
- 暖胃更暖心!平江这个社区食堂守护银龄“舌尖安康”
- 平江县汉昌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 “三长”赋能基层治理
- 临湘30名“逆风宝贝”趣味过周末
- 临湘市詹桥镇:数字赋能“群英”共治 构筑幸福分水新风貌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