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岳阳县] 板桥村民的文化节日叫“非遗”
发布时间:2018-06-11 16:34:3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敏 亚平

华声在线6月10日讯(周敏 亚平)6月10日晚上,岳阳县公田镇大塅村千余群众欢聚一堂,一起过村里的“非遗节”,开心地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表演的岳阳花鼓戏《福寿图》,是县非遗中心选送,受到了观众交口称赞。

大塅村是一个文化繁荣的山村,村民们都热衷农村文化建设,已拥有2项市级非遗项目。过年的民俗《牛马归栏同过年》,在非遗传承上别出心裁,以原创民俗舞蹈的形式,自编自演,情节生动,演技精湛。应邀到周边村落巡演,并在全市百姓大舞台中获得好评。歌曲《牛马归栏同过年》更是成了民歌、山歌,朗朗上口惹人喜爱。

《翰林隐士与独奶夫人》,是南宋爱国翰林学士陈一发和妻子傅秀朝的真实故事,以民间传说进入非遗项目后,村民们的传承接力赛热情高涨,该情景剧走俏山村。翰林隐士陈一发,南宋巴陵县饶溪村人(今大塅村原属饶溪村),拒做元朝权贵,隐居青林洞42年,据说寿达138岁,妻子活到了142岁。爱国寿星陈一发,是宋代320年间巴陵县的最著名乡贤。其故居,是3间泥巴屋,已在原址原貌恢复,向社会免费开放。

自己的孩子自己带,自己的文化自己爱。合村之前,这2个非遗项目都在板桥村,板桥非遗馆的建成和展览,成为了农民办非遗文化的一个亮点。村主任吴兴佳,是传承人之一,他自信中流露出无奈 : 建馆的土地,是村民捐出来的。器材,大部份是赊来的。工资是欠着的,有钱就付,没有也可以不付,这是村民们早就商量好了的。

缺少项目支撑和经费扶持,村民们用5年时间,完成了湖南最大的民间非遗馆。非遗馆的4个室内展厅、2个露天展厅、文化墙和附属设施,组成了一个7000平方米的非遗文化园。板桥村党支部书记陈晖昆,是文化园的筹建者,“负债”办文化,一点也没有气馁,对下一个5年计划充满信心。在他看来,“非遗文化,政策层面是上头热,地方上却有点冷。我们只好事情自己做,经费自己筹,虽然有些困难,但一直没有放弃。”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就是村民的节日,村民的文化节日。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