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岳阳要闻

>

正文
刘和生李爱武:打赢脱贫攻坚战 共圆全面小康梦
发布时间:2019-10-17 09:58:42   来源:岳阳日报  作者:

打赢脱贫攻坚战 共圆全面小康梦

——写在第6个全国“扶贫日”

岳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和生

岳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李爱武

(2019年10月17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今年10月17日,是第6个全国“扶贫日”,也是第2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六年来,岳阳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精准发力,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大会战,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由40.1万人减少到3.8万人,年均减贫6.05万人,综合贫困发生率由9.46%下降到0.91%,国家级贫困县平江县成功摘帽,31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今年预计减贫2.2万人以上。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脱贫攻坚如同滚石上山,越往后难度越大。在全市尚未脱贫的3.8万农村人口中,大多都是老弱病残,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在已脱贫的36.3万人中,部分人口刚刚达到标准线,仍然存在返贫风险。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保持冲刺姿态、决战状态,咬定目标迎难而上,一鼓作气尽锐出战,坚决做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打赢脱贫攻坚战,务必全程精准发力。脱贫攻坚贵在精准。要以“三个落实”动态管理系统为载体,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要以“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为要求,抓好贫困对象分类管理和动态调整,坚持脱贫攻坚与巩固成果“两手抓”,全面提高脱贫质量。要以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增收为核心,坚持“四跟四走”路子,加大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力度,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帮助更多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增收。

打赢脱贫攻坚战,务必强化问题导向。问题整改的过程就是推进工作的过程。要把脱贫攻坚突出问题整改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把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全面聚焦中央、省脱贫攻坚巡视、督查、考核等反馈的系列问题,突出抓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整改,着力破解非贫困村插花式贫困、贫困群众陷入福利陷阱、非贫困人口造成悬崖效应、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突出问题,确保真脱贫、不返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务必严肃纪律作风。作风建设事关脱贫攻坚成败。要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厉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坚决查处贪污腐败、优亲厚友等行为。要坚决落实中央“基层减负年”要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着力解决扶贫领域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要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转作风、带民风。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鼓励广大干部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担当作为、建功立业。

打赢脱贫攻坚战,务必凝聚各方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要强化舆论宣传引导,整合各界力量,集聚各方资源,充分发挥企业、基层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以及能人、义工、爱心人士的作用,努力将蕴藏在民间的巨大热情转化为扶贫开发的强大正能量,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扶贫、爱心助贫的良好氛围,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整体联动的大扶贫格局。要把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调动贫困地区群众主观能动性更好地结合起来,引导群众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观念,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让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指引下,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拿出水滴石穿劲头,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众志成城打赢脱贫攻坚战,向中央和省里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确保让全市广大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阔步迈进全面小康。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