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4月14日讯(彭世民 李达 林志强)4月13日上午,记者跟随平江县梅仙镇玳璋村书记戴育林一同前往刘瑜清的大棚去采访,一踏进菜园门,便被一块块,一垄垄郁郁葱葱的菜秧吸引,丝瓜、黄瓜、苦瓜、辣椒、茄子、西红柿……各式各样的蔬菜秧,在阳光的照射下,每棵苗子都有着生命般的灵动。
刘瑜清经营的二个大棚面积不大,一个90来平方,一个80平方左右,她把菜园子当做宝贝,除草,翻土,分垄……松土培育,浇水施肥,忙得不亦乐乎。
刘瑜清是娄底人,老公常年在外务工,上有老下有小,为了维持生计,增加收入,她主动挑起家庭重担,开耕、锄地、搭棚,建起了自己的小菜园,通过育秧苗来提高家庭收入。
在此之前,她家还是贫困对象,一家五口人,60岁的父亲易共周,长期慢性病,两个儿子大的11岁,小的7岁,家庭主要收入就靠丈夫在外打工挣钱。
岳阳市国资委、岳阳市水利投资建筑有限公司驻村工作队员多次深入她家了解情况,动员刘瑜清建大棚,育菜秧。
“不是有句话叫‘夫唱妇随’嘛! 我老公在外面打工,也挺辛苦的,人不能总想着靠政府,我趁着自己还年轻,弄个菜园子,现在菜园的生意越来越好了,有时候一天能卖出300多元”。刘瑜清腼腆地说道。
记者指着她正在操持的菜秧子,看着那色泽鲜嫩水灵饱满的菜问她,这些苗子好销吗?
刘瑜清告诉记者:早几年以前,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自己育菜秧,现在大部分劳力都外出务工,农村育秧的人少了,买点菜秧种,省时省力,收成还高。以前种菜秧,最担心的就是销不出去,现在镇上、村上、扶贫工作队的干部都在通过微信朋友圈和网络在为我打广告,不愁销路。
“刘瑜清这一家人非常勤奋,人又热心,这次看她主动搞了个菜园来增收,我们都替她感到高兴。”办村干部吴韶接颇为欣慰地说道。
如今,刘瑜清一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春雨过后,已是晴空万里,欣赏着满园春色,那菜园子,仿佛成了她家土地上的翡翠明珠。
岳阳要闻
- 谢卫江主持岳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十次集体(扩大)学习
-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虞公港公路疏运体系正式通车
- 岳阳3县市跻身全国县域旅游榜!
- 双向奔赴建功业!岳阳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
- 李挚到湘阴县开展“七一”走访慰问并为基层党支部讲党课
- 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 开放岳阳拥抱世界
综合新闻
- 守护碧水蓝天,岳阳秸秆治理的“刚柔之道”
- 近期两次试飞圆满成功 岳阳迈入低空经济发展快车道
- 这项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即将在岳阳举办
- 致敬榜样 凝聚“三农”力量 岳阳市农业农村局召开“七一”表彰大会
- 周末岳阳市仍有阵性降雨 6月30日后转晴热高温
文明机关
- 书香浸润基层!《独立思考·李时平文集》捐赠仪式在岳阳县举行
- 一群好人 满城春风!汨罗市营造崇德向善之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 用爱为生命续航 云溪26岁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 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伴我成长——云溪区2025年“书香云溪”全民阅读暨版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
- 奋战100天·决胜旅发会 ⑪丨老人家门常开为哪般?老巷改造背后藏温情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