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峰顶,“天路”运出“金疙瘩”
(9月26日,石门县南北镇金河村,通往白竹山片区的“天路”盘旋在山顶。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傅聪 摄)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周红泉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肖洋桂 通讯员 李飞 李宝军
9月25日,常德市石门县南北镇金河村,海拔1411米处,层峦叠嶂,“天路”蜿蜒。
58岁的村民毛传斌和妻子驾驶一辆农用三轮车,在雨雾中穿行。今年烤制的1150公斤烟叶,老两口驾车只用两个来回,就全部运到收购站,仅此一项增收4万多元。
“多亏有了这条路!”毛传斌由衷地感叹。
地处湘鄂边界的金河村,由5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毛传斌所在的白竹山片区,以前不通公路,村民出村一次最多挑30公斤,要走六七个小时,穿越10多公里悬崖绝壁。山里虽有丰富的野茶、野蜂蜜,村民也只能守着“金疙瘩”过穷日子。
“有一块钱,修一寸路。”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忠富在2016年进村后,带领村民,用钢钎、铁锤等,花了两年时间,硬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一条19公里长的“天路”。
“毛坯路修通第二天,我就拉来7车砖头、水泥,在路边开工建房,年底就住进来了。”站在新房前,毛传斌笑着说,“我是苦头吃尽了,一刻都不想等了。”
青砖、白墙,毛传斌的新房位于一段地势稍平缓的“天路”旁,不远处就是他家药材种植地。对今年的收成,毛传斌信心十足:“10亩贝母、3头猪,再加上卖烟叶的钱,一年收入会有七八万元。”
记者看到,这条“天路”已完成水泥硬化8.5公里。路通了,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回村发展。
在外打工20多年的周超就是其中一位。他家房子,刚好位于“天路”硬化路段的尽头。
“现在,村里成立了野茶、养蜂等合作社,产品不愁没销路,在家门口赚钱的机会也很多。”周超透露,今年他在野茶合作社做工两个多月,工资拿了1万元。他还搞了一个600平方米的大棚,准备明年育苗种药材。
收入多了,村民的精气神也提上来了,大家心里憋着一股劲:“‘天路’都能修成,还有什么干不成的事?”
9月26日,金河村南岔湾魔芋种植基地,71岁的村民张先银正在地里锄草。今年,通过产业帮扶,他领着家人种了70亩魔芋、养了40箱蜜蜂,年收入可达10多万元,还在镇上建了楼房。
“嫁过来时压根没想到他家那么远,走一次山路,腿要痛一个星期。”坐在新房的沙发上,张先银的儿媳周雅萍感慨万千,“现在,农忙时开三轮车进山,农闲时住镇上,小孩上幼儿园,只要走200米。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富了的张先银,没有忘记老乡邻。他加入养蜂合作社,手把手教社员收蜂、分桶、采蜜,带领大家一起养蜂增收。
日子过好了,姑娘们也愿意上门了。随着国庆节临近,村里单身汉中,有2人在筹办婚事。
33岁的汪斌就是其中一位。近半个月,他都在紧锣密鼓地装修新房。他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了村里集中安置点的楼房。现在,家里通过养蜂、种植有机茶,一年收入五六万元,还买了小车。他爱人在县城酒店做事,两人只等婚房装修好就把喜事办了。
“现在交通方便,我们打算在县城开一家特色餐饮店,一家人一年收入10万元没问题。”小两口对未来充满期待。
■记者手记
“天路”通,万事兴
肖洋桂 周红泉
这几天,记者跟随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忠富坐着三轮车,在金河村大山中穿行。
脚下是悬崖,身旁是绝壁。特别是去毛传斌家,要经过一段陡峭的下坡“天路”,急转弯时,让人止不住产生随时会冲下悬崖的错觉。记者揪着一颗心,54岁的张忠富却毫不在意。
路上遇到的村民,都对张忠富笑着打招呼。
“天路”一通,将千百年来困于深山的“金疙瘩”运了出去,也唤醒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激情,大家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张忠富的脚步没有停下,他正引领村民全力打造野茶、野蜂蜜、名贵中药材、乡村旅游4大特色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在金河村正一步步变成现实,也照亮了金河村更远的未来。
相关专题:走向胜利——决战决胜乡村述说
岳阳要闻
- 谢卫江主持召开“十五五”规划“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专题专家座谈会
- 李挚率团赴巴西、美国开展项目洽谈和友好访问
- 谢卫江主持岳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十次集体(扩大)学习
-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虞公港公路疏运体系正式通车
- 岳阳3县市跻身全国县域旅游榜!
- 双向奔赴建功业!岳阳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
综合新闻
- 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岳阳市首批集体林地收益权证发放到户
- 守护碧水蓝天,岳阳秸秆治理的“刚柔之道”
- 近期两次试飞圆满成功 岳阳迈入低空经济发展快车道
- 这项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即将在岳阳举办
- 致敬榜样 凝聚“三农”力量 岳阳市农业农村局召开“七一”表彰大会
文明机关
- 书香浸润基层!《独立思考·李时平文集》捐赠仪式在岳阳县举行
- 一群好人 满城春风!汨罗市营造崇德向善之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 用爱为生命续航 云溪26岁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 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伴我成长——云溪区2025年“书香云溪”全民阅读暨版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
- 奋战100天·决胜旅发会 ⑪丨老人家门常开为哪般?老巷改造背后藏温情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