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卖财是平江县梅仙镇万谷村村民,虽然已是耄耋之年,步履蹒跚,但依旧很有精气神,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抗美援朝老战士。
抗美援朝的热血青年
张卖财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7岁那年,父亲离家去修建公路,从此杳无音讯,母亲带着他以及两个年幼的弟弟妹妹相依为命。
张卖财不善言辞,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很小就走出家门,埋着头干活,吃尽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头。
20世纪50年代初,朝鲜的战场上,一批批心系祖国的好男儿前赴后继,无惧生死。彼时已22岁的张卖财,心中也燃起了炽热的火焰,小时候,他最向往的是成为一名军人,一名身板挺直、保家卫国的英雄战士,他不停地向人打听志愿军的消息,终于等到了招募的通知。1953年,张卖财真正成为了一名人民志愿军战士。
当时,他原本已和邻村的一名女孩订了亲,但是参军的机会只有一次,即使家里人都反对,他还是毅然选择了入伍,最终他完成了报效祖国的愿望,却没有兑现娶她的誓言。
张卖财到朝鲜的第一天晚上就被安排站岗放哨,那时候正值冬季,朝鲜半岛天寒地冻,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对于来自南方的他来说是巨大的考验。
“天气太冷了,一天下来脚和鞋都冻在了一起,有时候脱鞋的时候会把脚底扯出一块皮。”张卖财回忆,“但是,战士们都没有一句抱怨,都有抗击敌人的决心。”谈及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老人家眼中闪烁着泪光。
老人回忆,那时除了完成日常的岗位任务,他最喜欢的是打靶的训练,尤其是打移动的活靶,而且经常在部队的训练比赛中斩获佳绩,曾被授予了三等功。
脱贫致富的耄耋老人
如今,张卖财跟小儿子张春根生活在一起,张春根的妻子小时候患过脑膜炎,留下后遗症,无法从事正常的体力劳作,家中还有两个小孩。
2009年,张卖财的妻子去世。为了维持家里的生活,让在外打工的张春根放心,即使快80了,张卖财依旧在田地间劳作,还包揽了家里的大小家务,老人家在用生命撑起这个家。
2014年,精准扶贫政策像一场及时雨惠及千家万户,张春根一家也被评为万谷村的贫困户,听到这个消息,张卖财百感交集。
“张卖财是我们村上唯一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这么多年,即使家庭再困难,他从没向村上要过一分钱,开口求过任何事。”万谷村党支部书记秦爱国说。
戴上贫困户的“帽子”,知道张卖财肯定不同意,村干部徐腾芳当晚便来到了张春根家里做起了工作:“以前张老是咱们村参军报国的标杆人物,现在我们希望你们家也成为带头脱贫致富的标杆家庭,为全村树立一个榜样”。
张春根和老爷子一夜无眠,觉得不能辜负了国家的好政策,要自立更生,要带头“冲锋”。通过村上的介绍,张春根联系到了广东的加工厂,在厂里上起了班,待遇也提高了很多;张卖财依旧在家张罗农活,种了5亩水稻、承包3亩鱼塘,养了30多只鸡鸭。
一家子齐心协力,生活也越来越好,终于,2017年,张春根一家成功脱贫,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公示的那一天,张卖财一大早就来到了村部,给我们送了好多家里的蔬菜,说是感谢我们。”村上的扶贫专干笑着说道。
从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到脱贫致富的“排头兵”,张卖财爱国奉献,勤奋坚韧的宝贵品质成为了全村学习的榜样和典范。“现在家里遇到不顺意的事情,一想到张老爷子一家,再苦再累也能挺过去。”说起张卖财,周围的邻居们都赞叹不已。
“今年,老爷子已经90了,行动也有些不便了,现在他最喜欢的就是看新闻联播,每期都要看,没看到还要闹脾气哩!”儿子张春根有点哭笑不得。
当梅仙镇民政办负责人将抗美援朝纪念勋章送到张卖财老人家手里的时候,他双手颤抖着接过勋章,他颤巍巍的朝遥远的北方敬了一个军礼。
(秦郁欣 通讯员 李达 林志强)
岳阳要闻
- 重磅!《岳阳市提振消费若干措施》来了
- 谢卫江主持召开“十五五”规划“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专题专家座谈会
- 李挚率团赴巴西、美国开展项目洽谈和友好访问
- 谢卫江主持岳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十次集体(扩大)学习
-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虞公港公路疏运体系正式通车
- 岳阳3县市跻身全国县域旅游榜!
综合新闻
- 全国首家!岳阳“烧烤产业学院”来了
- 带电检测织密电网“防护网” 岳阳供电多维排查护航迎峰度夏
- 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岳阳市首批集体林地收益权证发放到户
- 守护碧水蓝天,岳阳秸秆治理的“刚柔之道”
- 近期两次试飞圆满成功 岳阳迈入低空经济发展快车道
文明机关
- 书香浸润基层!《独立思考·李时平文集》捐赠仪式在岳阳县举行
- 一群好人 满城春风!汨罗市营造崇德向善之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 用爱为生命续航 云溪26岁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 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伴我成长——云溪区2025年“书香云溪”全民阅读暨版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
- 奋战100天·决胜旅发会 ⑪丨老人家门常开为哪般?老巷改造背后藏温情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