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江县城出发,驱车40分钟,便到了三阳乡龙坪村。青山绿水间,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一排排房子错落有致,白墙青瓦,古朴自然,有的房屋大门上还贴着红对联,格外醒目。
40岁的彭根玲从屋里出来,满脸笑容。彭根玲一家4口人,儿子还在读初中,前几年因为母亲和自己都生病,花费了不少钱,家庭变得困难。去年搬迁入住后,彭根玲的丈夫外出打工,每个月有几千元的收入,她自己则在家做起了电商平台,用户在网上购买新鲜蔬菜及日用品以后,她就负责将其送到别人家中。生活不仅充实了,而且越来越有奔头了,如今,彭根玲对未来充满信心。
54岁的郑绵福也是去年搬迁入住樟柳湾安置点的。前两年他因为脑溢血在医院住了几个月,现在每个月都要600多元的医药费。虽然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便,但他并没有因此闲着,今年还种植了2亩猕猴桃,预计明年可以有几千元的收入。他说,“趁自己还能劳作,想多挣点钱存起来。”
龙坪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县级安置23户92人,村级集中安置84户225人,共分5个安置点,2018年已竣工入住,共投入1100余万元。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许多困难群众从大山里搬了出来,一起脱贫奔小康。
走进三阳乡大洞村,一幢两层高的楼房映入眼帘,门前一排排的鸡冠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鲜艳。这是村民杜庆龙的家。
杜庆龙以前是贫困户。提起杜庆龙,村里人都要对他竖起大拇指。他种植的瓜果蔬菜都是以“亩”计算,而且收成总比别人家的要好。大洞村属于山区,气温普遍偏低,加上优质的土壤,很适合种植反季蔬菜。反季蔬菜的销售价格比当季蔬菜高出一倍,杜庆龙专心种植,今年种了黄瓜、豆角、茄子、茭白,差不多10亩,收入近10万元。
杜庆龙和妻子精心耕种,从不雇人。他说:“请人就不划算了,自己累点没关系。”除了种蔬菜,他家还养了100头猪,几十只鸡。平时只要有一点空闲的时间,他就思谋着干些别的活计,帮别人打零工、搞搬运,一门心事赚钱。今年,杜庆龙被评为“脱贫致富自立自强户”。(林颖)
岳阳要闻
- 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 开放岳阳拥抱世界
- 民建商贤聚巴陵⑦|这座棉纺名城有了新身份!
- 谢卫江在华容县、君山区调研
- 岳阳市新时代农民实践馆揭牌
- 李挚赴南湖新区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宋华当选岳阳市妇联主席
综合新闻
- 致敬榜样 凝聚“三农”力量 岳阳市农业农村局召开“七一”表彰大会
- 周末岳阳市仍有阵性降雨 6月30日后转晴热高温
- “江湖不远 岳阳很近”
- 岳阳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6月20日至24日岳阳市有持续性较强降水天气过程
文明机关
- 书香浸润基层!《独立思考·李时平文集》捐赠仪式在岳阳县举行
- 一群好人 满城春风!汨罗市营造崇德向善之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 用爱为生命续航 云溪26岁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 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伴我成长——云溪区2025年“书香云溪”全民阅读暨版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
- 奋战100天·决胜旅发会 ⑪丨老人家门常开为哪般?老巷改造背后藏温情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