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松杨湖街道:殡葬改革显成效 文明新风扑面来
发布时间:2020-11-30 15:57:2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彭静 刘引


华声在线11月30日讯(通讯员 彭静 刘引)沿着整齐的连村公路来到云溪区松杨湖街道滨湖村,错落有致的民房、苍翠欲滴的绿化景观、整治一新的村民广场,无一不展现着新农村的精神风貌。“回顾我们村几年来的变化,最大的就是村里的红白事操办地越来越正规。以前村里的老人们过世了,葬礼流程长,而且都是土葬,自从区里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以来,通过街道和村委的不懈努力,现在老百姓都能接受火葬,既节约了土地资源,也减轻了农民负担。”滨湖村陈书记笑着说。

滨湖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如何有效推动移风易俗,尤其是殡葬改革,是该村的重点工作。近年来,滨湖村坚持多措并举,一步步引导村民破除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尚。

注重宣传,改变传统观念

滨湖村充分利用微信群、宣传栏、流动宣传车、村村响等方式宣讲革除封建陋习,倡导节俭治丧风尚。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对全村范围内的所有60岁以上老人及千年屋都进行了全面摸底,登记在册。按照红白事办事流程,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事前宣传、事中监督、事后跟踪的作用,疫情期间,红白理事会除了积极做好志愿服务,杜绝人员聚集,还注意安抚丧户情绪,宣传殡葬改革。

党员引领,加强带头示范

在滨湖村,党员干部率先全部签订了殡葬改革承诺书,并在村内挨家挨户宣传殡葬改革,这一方面有利于党员干部自身加强对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的教育引导,另一方面也能及时劝阻不良治丧行为,自觉抵制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活动。今年2月24日,老党员李志明因病去世,子女说:“父亲是老党员,一定要支持移风易俗及殡葬改革工作,为父亲的一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当时是疫情特殊时期,家属没有办理丧事,直接就将父亲送至公墓山火化后安葬,这一举动赢得了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

建章立制,持续成果巩固

为了更好的推动滨湖村婚丧嫁娶改革的不断深入,村民理事会修订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和村民理事会章程,将移风易俗、婚丧嫁娶写进了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持续巩固移风易俗成果,坚决遏制丧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之风。

自实施殡葬改革以来,滨湖村已迁移56座坟墓至公墓山,共有22起丧事,全部火化到公墓,实现了生态安葬、文明安葬,没有出现一例土葬行为,一阵阵清新的文明新风正扑面而来。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