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区县新闻

>

正文
平江:红土地上的新型农民
发布时间:2017-09-21 22:10:30   来源: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作者:苏滨   编辑:资雄峰

华声在线岳阳分站9月21日讯(特约记者 苏滨)初秋的长寿镇已经凉爽怡人,空气也格外清新,田野依然是一片碧绿,周边的山峰显得悠远而宁静,毫无悲凉的气息。

方林湘的家就在离长寿镇十多分钟车程的阳坪村大屋组,而大屋组正是因为他家的老屋——“阳坪大屋”得名而来。阳坪大屋是栋三进的老屋,方林湘的房子就着老屋的中间改建而成,保留了天井和三进式大厅的原貌。

这里住着他七十多岁的父母、单身的叔叔以及他和他的两个儿子。

一见到方林湘,跟心中想象的“种粮大户”相距甚远。48岁的他皮肤嗮得黝黑,头发花白而凌乱,身形瘦削但很精壮,他穿着拖鞋,裤脚边高高挽起,像是随时要下地干活的样子。

然而,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却是附近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

而曾经,他也像许许多多的农民一样,远离家乡,汇入浩浩汤汤的打工大军之中。

2003年,方林湘利用打工积攒的钱开了一家家具店,可是,开业不到一个月,他的老板梦就破灭了——一场大火烧掉了他所有的心血,连同他进来的原料。

“店子被烧掉以后,我还欠70多万货款,”尽管是回忆,方林湘看起来还是有些痛苦,但由于他努力肯干,加之又熟悉行业流程,他被一个老板聘用,“进货、安装、销售都是我一个人负责,3年时间,我硬是还掉了那笔债务。”

十多年的打工生涯重归于起点,方林湘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2006年春节,方林湘回家发现自己家门口的田地都被荒弃了,感到非常可惜,便主动找到组上,要求把附近那十多亩荒废的田承包起来改成鱼塘。

真正触发方林湘回归家乡的,源自2012年在岳阳职院举办的“岳阳市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参加完培训后,方林湘感觉得“农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在农村也可以发家致富”。

另一个让他返家创业的原因,是农田被抛荒甚至废弃。“年轻的壮劳力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只剩下老弱病残,在附近我算是最年轻的。”

方林湘决意返回家乡,他的妻子过不惯农村生活,更不喜欢种田,便与他离婚了,而即是这样,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

显然,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方林湘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是,自从他全身心的投入以后,他的事业几乎每年都跃上一个台阶。

2015年,他耕作的农田增加了200多亩;

2016年,再增加农田100多亩;

到目前为止,他耕作的农田达到500多亩。

他还花大力气对抛荒地进行改造,光今年就将三只垅的抛荒地改成了良田。

他跟记者算了一笔账,收成好的一亩地有300元的利润,一年他光种粮食就有十多万的收入。“我的稻子几乎不会出现什么病情,所以,每年收成都比较好,这是参加培训后我掌握的诀窍”他说,有时候附近村民都会问他关于施肥杀虫的时间。

1506002943542598.jpg

方林湘(右一)的改造田长势喜人

种粮是方林湘的主要收入,他还有意往养殖业发展,他告诉记者,他已经有10口鱼塘和21条牛了,现在鱼塘每年有2万元收益了,预计今年整个收入可以达到20万元。

2016年8月,方林湘牵头成立的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涉及水稻、蔬菜等种植以及牛和水产的养殖收购和销售等,因此而带动了附近30多户种植大户。农忙的时候,他还请了十多个人帮忙,“150元一天的工资,多的要拿到8000多块,一般的也要拿到5、6千。”

“大富由命,小富由勤”,他相信这个朴素的农家口头禅,“我一年四季都没得闲的,更没有什么娱乐时间。稻谷收完以后还要种油菜,相当于一丘田要种三季,特别是晒谷子的时候,晚上9点都不能吃饭。去年干旱抽水的时候,一个星期都没上床睡个好觉。”

长寿镇万丰村的方焱生是方林湘在湖南农大培训的同学,也是一位种粮大户,尽管两家距离20公里,但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切磋。他告诉记者,方林湘是个能吃苦做事认真的人,“作田需要帮手,但他没有,年迈的父母和体弱的大儿子都没办法帮他,相反,包括他的叔叔,一家六口就靠他一个人。”

在村头,方林湘做了栋新房,可做了三年还没竣工,“我最主要的困难就是资金,有点钱就放在购买收割机、犁耕机等设备,借不到钱,我只能靠滚动发展。”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