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

岳阳要闻

>

正文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谱写新《岳阳楼记》
发布时间:2018-10-19 18:01:4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陈雪梅

心忧天下 乐施百姓

——改革开放谱写新《岳阳楼记》

1539943191581048.jpg

新闻发布会现场

华声在线10月19日讯(陈雪梅)岳阳,这座位于洞庭之滨的巴陵古城,历经2500年沉浮,拥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改革开放40年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岳阳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着力繁荣文化精品创作,持续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迎来了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10月19日上午,岳阳市政府新闻办在市文艺会展中心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何立夫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岳阳文化发展成果。

推进文化惠民,城乡居民乐不停

1539945245745367.jpg

群众文化汇演现场吸引大批市民观看节目

每到夜晚,岳阳市内各大广场上灯火辉煌,市民们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跳起了广场舞;每逢周末,岳阳“一元周末剧场”一票难求;“欢乐潇湘·幸福岳阳”大型群众文艺活动已连续举办5年,累计演出2230场,惠及数百万群众。

1539945001214090.jpg

市美术馆开展送书画进校园活动

近年来,岳阳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惠民”。在市内,全市建成爱心图书室543个,公民图书漂流站10个,公益阅读吧38个,24小时自助图书屋3个。此外,市委市政府总投资近30亿元,打造洞庭湖博物馆、市图书馆新馆、市美术馆新馆、王家河文化创意工程等“十大文化工程”。在乡村,岳阳持续开展了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广场、进学校、进军营、进高墙的“六进”活动,全面实施了“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书画、送文化器材”的“五送”文化惠民工程,每年组织送戏下乡716场、送图书10万册,送电影37000场,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加强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乡村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开展文化扶贫工作,支持贫困地区实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惠民活动,保障贫困人群的基本文化权益。

保护文化遗产,千年古城产业兴

1539944968844880.jpg

湖南省首届抬阁故事文化节在汨罗市长乐镇举办

岳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670处,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870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646项。其中,中国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539945050738374.jpg

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岳阳)宣传活动暨临湘市第三届湘鄂赣边界地区非遗文化节举办

岳阳依托丰富的文化遗产与非遗文化遗产,文化旅游产业、文化遗产开发产业、创意新兴产业、文化服务产业等四大文化产业体系逐年壮大。如今,以岳阳楼为核心,岳阳建设北起云溪陆城大矶头,南至湖滨黄沙湾岳阳教会学校的沿湖历史文化街区和环南湖文化圈;省级非遗项目岳州窑古法烧制的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省级非遗项目君山黄茶产品占全国黄茶销量七成。截止2017年,岳阳文化产业规模达583.88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95%。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企业3580家,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

规范市场秩序,艺术创作硕果累累

近年来,岳阳一方面抓文化市场管理,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大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深入开展文化市场集中整治,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推进岳阳优秀文化走出湖南,走出国门。

1539944889118234.jpg

获得田汉大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的巴陵戏——《远在江湖》剧照

巴陵戏起于明,兴于清,堪称中国戏剧艺术“活化石”,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112位艺人历时一年半精心演绎《远在江湖》,将岳阳的“名楼、名文、名人”搬上戏曲舞台,2015年获“田汉大奖”,代表湖南省晋京演出。

改革开放以来,岳阳文艺工作者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的文艺活动中,文艺佳作硕果累累:《情歌》《补票》、《摸砣》、《两份协议》等6个小戏连续5届获中国艺术节“群星奖”;花鼓小戏《两份协议》应邀参加“大地情深”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活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岳阳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为岳阳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持续推动文化与经济共同发展,谱写新时代的《岳阳楼记》。


岳阳要闻

综合新闻

文明机关

法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