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族谱里的那个“他”
——“寻亲团”追溯族谱侧记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徐亚平 见习记者 周磊 马如兰 通讯员 林思文
7月28日8时,迎着朝阳,江西日报采访组、湖南日报岳阳分社采访组、平江县文化志愿者联合组成的“寻亲团”追寻线索,来到平江县林业局,找到了族谱收藏家余万根先生。
“族谱记录着家族的迁徙、定居、传承,我觉得很有意义。”10余年来,余万根不间断收藏了不同姓氏的家谱,其中就有不少是徐氏家谱。
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余万根立马推迟手中的工作,带记者回家翻阅:“收藏的最大价值,就是为后代提供历史的线索。”
“我收藏了近3000本族谱,找起来难度可不小。”打开雕花木柜,一册册陈旧的族谱整齐摆放,余万根从中拿出30余本,说:“按照你们的讲述,应该要从清朝光绪年间或民国初期出生的人中找,这些都是那个年代的族谱。”
将历经沧桑的族谱捧在手中,一一抚过,仿佛穿梭历史千百年。众人小心翼翼翻看,一时间,整间房内,只有翻书声沙沙作响。
一些颇有意思的线索跳入眼帘:在徐氏族谱卷四中,出现派名为“正美”的男子,与银戒指内侧所刻“正美”字样相吻合。
江西日报记者李芳欣喜万分,沿谱追溯。正美出生于清光绪八年,无子,入继堂弟正乾次子为嗣,取派名“定继”。时间吻合,但定继14岁时去世,再无后人可寻,线索至此而断。
在民国三十七年戌子六修的族谱中,也发现名为“垂”的徐氏族人,与戒指正面所刻“徐垂铨章”有关联之处。有文化志愿者指出:“在平江的称呼中,亲近的人有时会只念名字的前两个字。”但苦于没有更多线索,无法确定“垂”是否为所寻之人。
手忙脚乱寻遍31本族谱,4个小时悄然而逝,再无其他收获。“有没有可能名字没有记录在族谱内呢?”记者问道。
“不可能!”余万根肯定地说,“不论是贫穷还是富贵,是战争还是和平,族谱是代代相传的,每个人都能在上面找到自己的名字。”
余万根又说:“只是我这里族谱也不全,还是有遗漏。”李芳一句感叹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当年要是有电子档就好了!”
据余万根分析,“正美”还有可能是当时打戒指的银号名称。他建议:“请县民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相关单位帮忙,同时发动徐氏族人共同回忆。如果徐班长是平江人,肯定能在族谱上找到!”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带着新增的似真似假的线索,“寻亲团”异口同声道:“下一站,退役军人事务局!”
读到湖南日报和新湖南客户端所发相关报道,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骨干志愿者、鸟类专家、诗人周自然向记者发来他的诗作——
一段屠龙史,
尘封九十年。
阿娇谁正美,
壮士号垂铨。
铁骨留银信,
忠魂绕指间。
墓前守四代,
惊闻一肃然。
岳阳要闻
- 岳阳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召开
- 岳阳3县市跻身全国县域旅游榜!
- 双向奔赴建功业!岳阳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
- 李挚到湘阴县开展“七一”走访慰问并为基层党支部讲党课
- 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 开放岳阳拥抱世界
- 民建商贤聚巴陵⑦|这座棉纺名城有了新身份!
综合新闻
- 近期两次试飞圆满成功 岳阳迈入低空经济发展快车道
- 这项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即将在岳阳举办
- 致敬榜样 凝聚“三农”力量 岳阳市农业农村局召开“七一”表彰大会
- 周末岳阳市仍有阵性降雨 6月30日后转晴热高温
- “江湖不远 岳阳很近”
文明机关
- 书香浸润基层!《独立思考·李时平文集》捐赠仪式在岳阳县举行
- 一群好人 满城春风!汨罗市营造崇德向善之风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 用爱为生命续航 云溪26岁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 书香浸润心灵 阅读伴我成长——云溪区2025年“书香云溪”全民阅读暨版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
- 奋战100天·决胜旅发会 ⑪丨老人家门常开为哪般?老巷改造背后藏温情
法治聚焦